[实用新型]一种料粒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4381.7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5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许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宸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2;B07B1/46;B07B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余杭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粒除尘装置,涉及料粒除尘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由于料粒通过进料口掉落在过滤板上,沿着过滤板顺流而下,当料粒比较多时,粉尘会夹杂在料粒中,不会被过滤,影响过滤效果的问题,其包括除粉箱,除粉箱一侧铰接有箱门,除粉箱内设有呈倾斜设置的过滤板,过滤板上表面设有筛孔,除粉箱于远离过滤板下端的内侧壁下端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两端均垂直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另一端抵接在过滤板下端,一种料粒除尘装置还包括用于驱使过滤板抖动的抖动装置、用于驱动滑板滑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调整过滤板倾斜角度的同时还能通过抖动装置提升过滤板的过滤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粒除尘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料粒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聚合物在制成最终产品之前,必须配合混炼,然后造粒,成为可销售的原料。模面热切粒系统以及冷切粒系统都是较为常见的造粒器,造粒完成后的塑料颗粒常常会带有部分粉尘,这部分粉尘如果不经过处理,将影响后面的加工工序,对后面的加工机器造成损伤。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7371870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料粒除尘装置,包括除粉箱,除粉箱一侧连接有箱门,除粉箱上侧壁上开有进料口,除粉箱下壁开有出料口;除粉箱内部安装有呈折面结构的过滤折板和呈平面结构的过滤直板,由进料口、过滤折板和过滤直板构成的夹道、出料口组成了曲形物料通道;过滤折板包括带有筛孔的上过滤板和没有筛孔的下导向板,过滤直板上也开有筛孔,过滤折板与除粉箱内壁构成了第一收集腔,过滤直板与除粉箱的侧壁以及底部构成了第二收集腔;上过滤板和过滤直板的板面上均安装有用于清洁筛孔的清理刷。通过操控清理刷,在不需要拆下过滤折板和过滤直板的前提下,也可以对过滤折板和过滤直板进行清理,从而降低过滤折板和过滤直板被堵塞的可能性。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料粒通过进料口掉落在过滤板上,沿着过滤板顺流而下,当料粒比较多时,一般会调整过滤板的角度,使料粒高速流动,这时粉尘会夹杂在料粒中,不会被过滤,影响过滤效果,当料粒比较少时,调整过滤板的角度,使料粒缓慢移动,这时虽然过滤效果提升了,但影响工作效率,过滤时间比较长,还有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料粒除尘装置,其优点是能够调整过滤板倾斜角度的同时还能通过抖动装置提升过滤板的过滤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料粒除尘装置,包括除粉箱,除粉箱一侧铰接有箱门,所述除粉箱内设有呈倾斜设置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表面设有筛孔,所述过滤板一端铰接在所述除粉箱内侧壁上端,所述过滤板另一端铰接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包括导向板、套板,所述导向板一端铰接在所述过滤板下端,所述导向板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套板内,所述套板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除粉箱底面,所述除粉箱底面于所述套板位置处设有出料口,所述除粉箱上表面于所述过滤板上端位置处设有进料口,所述除粉箱于远离所述过滤板下端的内侧壁下端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两端均垂直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另一端抵接在所述过滤板下端,一种料粒除尘装置还包括用于驱使过滤板抖动的抖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滑板滑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需要调整倾斜角度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滑板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滑杆上下移动,而过滤板的上端铰接在除粉箱的上端,则过滤板下端会通过滑杆的作用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调节过滤板的角度,这时由于过滤板下端上移后,过滤板下端会脱离出料口,从而有可能导致料粒堆积在箱体内,通过伸缩板的设置可以防止上述情况发生;通过抖动装置的设置,可以使过滤板产生一定的程度的抖动,从而加强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抖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凸轮、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垂直转动连接在靠近所述箱门的所述滑杆末端上,所述转动杆另一端垂直穿射过远离所述箱门的所述滑杆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凸轮设置在两所述滑杆之间且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宸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宸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4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