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磁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5040.1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9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靳云凤;于平年;朱本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靳云凤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肖勇翔 |
地址: | 13400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磁科用 头部 ct 固定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磁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支撑腿和连接杆,底板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支撑腿,底板的顶端嵌入连接有行走器,行走器的顶部嵌套连接有固定板升降杆,固定板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安装机构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压力计数器,压力计数器紧密贴合在安装机构外壁上,安装架在安装杆的通孔上进行移动,连接杆向内移动对患者头部进行挤压,从而达到固定的效果,固定板对设置压力计数器进行挤压,使医护人员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患者头部所承受的压力,避免出现因为压力过大对患者造成或压力过小达不到固定的效果的现象,有效的的提高了主体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磁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头部CT检查是诊断颅脑内疾病的重要措施,常规的CT检查要求病人取仰卧位,CT机以仰卧位图像为基准来对图像进行左右标记,通常让患者仰卧在床上,摆正头位后推入扫描架下进行检查,但有些患者在扫描时头部容易晃动,造成CT照片出现“伪影”,影响检查的准确性,对于意识丧失或危重病人则很难头部定位,需要医务人员协助才可完成,导致检查效果的不准确,且舒适性差。
现有的核磁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拆卸和安装比较麻烦,这样就会在需要清洗和消毒的情况下比较困难,耗费的时间和人力就会更多,而且头部固定的位置不能进行升降,所以对有些个子比较矮或者比较高的患者来说使用起来就会比较困难。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核磁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磁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便于拆卸和安装、不能进行升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磁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支撑腿和连接杆,所述底板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支撑腿,所述底板的顶端嵌入连接有行走器,所述行走器的顶部嵌套连接有固定板升降杆,所述固定板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压力计数器,所述安装机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行走器的一侧电性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的一侧紧密贴合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所述安装机构的前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槽,所述安装机构的后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安装机构的顶部嵌入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顶部嵌套连接有挡块,所述安装机构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固定板的两侧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槽。
进一步的,所述电线的一侧紧密贴合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所述固定板的两侧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紧密贴合护垫。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部中间部位活动连接有头部升降杆。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和固定板是由前面一侧限位槽、后面一侧限位块、顶部滑槽、中间部位的安装架,滑槽顶部的挡块和固定板的两侧顶部和底部的安装槽的共同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计数器紧密贴合在安装机构外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种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核磁科用头部CT固定支撑装置,安装机构和固定板通过限位槽、限位块、滑槽、安装架,挡块和安装槽相互配合使用,由于患者的不同,所以就需要对固定板进行定期的清洗、消毒和对固定板进行更换,这种安装方式简单,不需借助工具,可以达到对固定板进行定期的清洗、消毒或对更换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了主体的便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靳云凤,未经靳云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5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轴往复机芯及筋膜枪
- 下一篇:缓震呼吸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