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安装防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5238.X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2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绍;段先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瑞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覃曼萍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安装 结构 | ||
1.一种电池安装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及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内;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及定位柱,所述支架本体上开设有电池正极安装槽及电池负极安装槽,所述定位柱设置于电池正极安装槽内,所述电池正极安装槽用于容置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定位柱用于嵌置于所述电池的正极的凹槽内,所述电池负极安装槽用于容置所述电池的负极,所述电池负极安装槽的底面用于与所述电池的负极的底面顶持;
所述定位柱包括固定部及卡合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电池正极安装槽内,所述卡合部嵌置于所述电池的正极的凹槽内,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电池的正极的底面相顶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安装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支架及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
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本体及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支架本体上开设有第一电池正极安装槽及第一电池负极安装槽,所述第一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池正极安装槽内;
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包括第二支架本体及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上开设有第二电池正极安装槽及第二电池负极安装槽,所述第二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池正极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电池正极安装槽与所述第一电池负极安装槽相对齐,所述第二电池负极安装槽与所述第一电池正极安装槽相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安装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第一子电池及第二子电池,
所述第一子电池的正极嵌置于所述第一电池正极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定位柱嵌置于所述第一子电池的正极的凹槽内,所述第一子电池的负极嵌置于所述第二电池负极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电池负极安装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子电池的负极的底面顶持;
所述第二子电池的正极嵌置于所述第二电池正极安装槽,所述第二定位柱嵌置于所述第二子电池的正极的凹槽内,所述第二子电池的负极嵌置于所述第一电池负极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电池负极安装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子电池的负极的底面顶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安装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安装防呆结构还包括螺丝,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上开设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螺丝顺序穿设第一螺孔及第二螺孔,且所述螺丝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及所述第二内螺纹螺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安装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正极安装槽与所述第一电池负极安装槽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第二电池正极安装槽与所述第二电池负极安装槽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所述第一间隔的距离与所述第二间隔的距离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安装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安装防呆结构还包括电池管理机构及端子壳,所述电池管理机构分别与所述电池的正负极电连接,所述端子壳设置于所述电池管理机构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安装防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正极上开设有多个所述凹槽,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多个所述定位柱,各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嵌置于各所述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瑞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比瑞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52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配件注塑机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学波片延迟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