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式垃圾站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5245.X | 申请日: | 201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4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莫卓亚;刘元路;刘涛;邓琳奎;罗建明;彭创权;罗海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弓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4 | 代理人: | 曾毓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研发五路1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垃圾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式垃圾站,包括升降台和若干智能垃圾桶,升降台包括底板、升降机构和承载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两个相同的剪叉臂组,两个剪叉臂组之间形成行车通道,承载台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各智能垃圾桶安装于各安装孔内,智能垃圾桶底部设有垃圾出料口,垃圾出料口处设置有可自动开合的垃圾出料门。本实用新型在转移垃圾时,先使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承载台上升,再使垃圾车进入所述行车通道直至运动至所述垃圾出料口下方,接着,所述垃圾出料门打开使垃圾自动掉落至垃圾车内,如此即可将所述智能垃圾桶内的垃圾转移,整个过程人力参与少,耗费人力小,并且垃圾转移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式垃圾站。
背景技术
目前,居民小区、社区街道上均设置有多个垃圾中转站,每个垃圾中转站均设置有多个垃圾桶以供用户投放垃圾。这些垃圾桶均直接放置于地面。在需要转运垃圾桶内的垃圾时,需要人工先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出,再人工搬运至垃圾运输车,最后通过垃圾运输车将垃圾转移至垃圾回收站。如此,在整个转移垃圾的过程中,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并且转移过程繁琐,使得垃圾转移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式垃圾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转移垃圾时耗费人力大和垃圾转移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式垃圾站,包括升降台和若干智能垃圾桶,所述升降台包括底板、升降机构和承载台,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承载台之间并用于带动所述承载台上升或者下降;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两个相同的剪叉臂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两个所述剪叉臂组之间并与两个所述剪叉臂组驱动连接;两个所述剪叉臂组之间形成行车通道,所述承载台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各所述智能垃圾桶安装于各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智能垃圾桶底部设有垃圾出料口,所述垃圾出料口处设置有可自动开合的垃圾出料门。
可选地,所述剪叉臂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一转动副,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交叉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一转动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承载台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承载台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两个所述剪叉臂组的任一所述第二支撑杆。
可选地,所述动力源为电动推杆。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横向支撑杆和动力源,所述横向支撑杆连接于两个所述剪叉臂组的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所述动力源的一端通过一第二转动副与所述横向支撑杆连接,所述动力源的另一端通过一第三转动副连接两个所述剪叉臂组的任一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三转动副所在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转动副所在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均设置有滑动轮。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导轨内设有滑槽,所述滑动轮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所述滑槽侧部的所述底板上凸设有限位板。
可选地,所述智能垃圾桶还包括桶身、桶盖和驱动机构,所述桶身顶部设有垃圾进料口,所述桶身底部设有垃圾出料口,所述桶盖与所述桶身的顶部铰接并用于封盖所述垃圾进料口,所述垃圾出料门包括第一垃圾出料门和第二垃圾出料门,所述第一垃圾出料门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垃圾出料门的第一侧均与所述桶身的底部可转动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桶身内,且所述驱动机构同时与所述第一垃圾出料门和所述第二垃圾出料门驱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垃圾出料门和所述第二垃圾出料门打开以使得所述桶身内的垃圾掉落。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推动块、两个推杆和两个连接块,所述驱动源固定安装于所述桶身的内壁,所述推动块与所述驱动源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推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推动块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推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块活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垃圾出料门和所述第二垃圾出料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弓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弓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52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使用的茶漏杯盖
- 下一篇:一种气囊压力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