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基坑监测中的监测点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9462.6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7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史智伟;闫鹏程;魏伟;雷鸣;俞兆藩;张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建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王娜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基坑 监测 中的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在基坑监测中的监测点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基坑监测点中存在的问题,该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砌体沉坑,砌体沉坑的下部装有预制件,预制件的下部周围填有回填土方层,预制件内装有钢筋,且钢筋的顶部伸出预制件外,砌体沉坑内沿基坑内侧周围均砌有砖砌体,砖砌体的内侧与预制件之间留有间隙,间隙中浇筑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上部内侧周围与预制件的上方形成中空部,混凝土层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盖板。本实用新型极大的提高了现场浇筑的繁琐性,减少了局部土体震动、移位对监测点的影响。减少了传统监测点破坏而重新布点的人力、物力浪费,及监测数据中断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基坑监测中的监测点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基坑当前大多数有地下室的工程,均需基坑开挖支护,为保证基坑施工期间的安全性能,基坑安全监测必可少,传统监测点布置在基坑边顶部一定范围内,混凝土浇筑裸露式基坑监测点,经常受作业环境、作业人员的影响,发生偏移、扰动、变形及损坏,造成监测点数据偏差,监测体系破坏,重新布置并监测数据又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浪费,破坏现有的基坑安全预警体系,传统监测点布置无法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基坑监测点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保证监测点准确的应用在基坑监测中的监测点防护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在基坑监测中的监测点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砌体沉坑,砌体沉坑的下部装有预制件,预制件的下部周围填有回填土方层,预制件内装有钢筋,且钢筋的顶部伸出预制件外,砌体沉坑内沿基坑内侧周围均砌有砖砌体,砖砌体的底部与回填土方层的顶部平齐,砖砌体的内侧与预制件之间留有间隙,间隙中浇筑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上部内侧周围与预制件的上方形成中空部,混凝土层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盖板,且可拆卸盖板的顶部与砖砌体的顶部平齐。
进一步地,可拆卸盖板为混凝土预制盖板,且盖板上浇筑有钢筋拉环。
进一步地,砖砌体上部外侧填压有顶部土方层,且顶部土方层与基坑的地面及砖砌体的顶部平齐。
进一步地,预制件为上小下大的柱形混凝土预制件。
进一步地,钢筋的顶部刻有十字线。
进一步地,预制件的顶部边长为200-250mm, 预制件的底部边长为300-350mm,预制件的高度为700-750mm。
进一步地,顶部土方层的高度为180mm-220mm。
进一步地,可拆卸盖板的厚度为90mm-110m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基坑监测中的监测点防护装置通过利用混凝土预制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现场浇筑的繁琐性,且预制件可以重复使用,符合当下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将传统的测量专用钉改为钢筋,且由于预制件周围的混凝土及砌体的保护体积大,大大增强了监测点与周围土体的整体性,减少了局部土体震动、移位对监测点的影响。增加了盖板设计,解决了传统监测点裸露的弊端,有效的避免了作业环境、作业人员对监测点的扰动及损坏,保证了监测点的位置精确性。减少了传统监测点破坏而重新布点的人力、物力浪费,及监测数据中断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盖板为混凝土预制盖板,通过钢筋拉环实现盖板的安装及拆取,有效的避免了对监测点的扰动及损坏。
本实用新型在开挖时,将砌体沉坑周围的基坑下挖,使砖砌体便于制作,制作完成后利用土方回填,使砖砌体的顶部及土方与基坑地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预制件为上小下大的柱形混凝土预制件,便于安装,且安装后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建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建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94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技能鉴定实训的机器人手眼标定精度鉴定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传动绞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