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管廊钢筋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9689.0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9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罗庆志;谷军;陆秋楸;李潇;夏川;颜继鹏;李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重庆市渝兴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肖林 |
地址: | 4000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钢筋 骨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管廊钢筋骨架,包括断面为矩形的外壁,连接外壁对边设内壁,外壁包括矩形外圈和矩形内圈,矩形外圈的内侧和矩形内圈的外侧均设有沿管廊安装方向的外壁面钢筋,内壁包括两根纵向的内壁钢筋,内壁钢筋的两端均与矩形外圈的内侧的外壁面钢筋连接,两根内壁钢筋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沿管廊安装方向的内壁面钢筋,外壁的转角处、两根内壁钢筋之间的外壁上均设有沿管廊安装方向的转角加强筋,矩形内圈的转角处、内壁钢筋与矩形内圈的交叉处均设有加腋钢筋。本实用新型提升了钢筋骨架外壁拐角处的连接强度,提升了钢筋骨架外壁的抗压强度,最终通过钢筋骨架连接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提升保证了管廊构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线廊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管廊钢筋骨架。
背景技术
在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高速城市化建设背景下,老区改造、新区规划、路网建设不断开展,工程对于管线需求量逐步增大。水、电、气等管线纵横交错趋于密集,如何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成了关键问题。地下综合管线廊道(Utility Tunnel),即建造于地面下方专供布置各类公用事业管道及缆线的隧道或管沟,利用地下空间,将复杂管线在管廊中进行统一布置和管理,能有效的解决多管线的交叉排布。是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管线廊道的建设一般分为现场浇筑和装配式预制管廊结构,由于现阶段的预制综合管廊在一些地区的普及度较低,生产阶段存在流程不清晰、操作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导致管廊构件质量参差不齐,而预制管廊是通过先进行钢筋骨架的制作再进行浇筑生产,因此钢筋骨架的构造对保证管廊构件的质量和稳定性非常重要,一些现有的管廊钢筋骨架在管廊主要受力点上的防护加固不够,钢筋连接方式简单导致管廊构件质量较低,不利于工程质量的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管廊钢筋骨架,通过对钢筋骨架的钢筋组成、钢筋连接的设计,以及对钢筋骨架多个重要受力点的加固,提升了管廊构件的强度,保证了管廊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预制管廊钢筋骨架,包括断面为矩形的外壁,连接外壁对边设内壁,外壁包括矩形外圈和矩形内圈,矩形外圈的内侧和矩形内圈的外侧均设有沿管廊安装方向的外壁面钢筋,内壁包括两根纵向的内壁钢筋,内壁钢筋的两端均与矩形外圈的内侧的外壁面钢筋连接,两根内壁钢筋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沿管廊安装方向的内壁面钢筋,外壁的转角处、两根内壁钢筋之间的外壁上均设有沿管廊安装方向的转角加强筋,矩形内圈的转角处、内壁钢筋与矩形内圈的交叉处均设有加腋钢筋。
进一步地,矩形外圈由四根外圈受力钢筋搭接而成,外圈受力钢筋的两端设弯折部,邻边的两根外圈受力钢筋的通过弯折部相互搭接,外圈受力钢筋与矩形外圈的内侧的外壁面钢筋连接。
进一步地,矩形内圈由四根内圈受力钢筋围成,内圈受力钢筋的两端设第一弯折段,第一弯折段与矩形外圈的内侧的外壁面钢筋连接,内圈受力钢筋与矩形内圈的外侧的外壁面钢筋连接。
进一步地,外圈受力钢筋、内圈受力钢筋、内壁钢筋均与转角加强筋连接。
进一步地,内壁钢筋与内壁面钢筋连接,内壁钢筋的两端设第二弯折段,第二弯折段与矩形外圈的内侧的外壁面钢筋连接。
进一步地,外壁四周设有吊钉预埋口。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圈受力钢筋的弯折部相互搭接提升了钢筋骨架外壁拐角处的连接强度;通过转角加强筋的设置,提升了钢筋骨架的外壁拐角、外壁与内壁交接处的抗压强度;通过内圈受力钢筋、内壁钢筋与外壁面钢筋的连接,在外圈钢筋网和内圈钢筋网之间额外形成了外壁的内部钢筋连接网,提升了钢筋骨架外壁的抗压强度,最终通过钢筋骨架连接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提升保证了管廊构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重庆市渝兴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重庆市渝兴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9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移动综合清淤台车
- 下一篇:一种化纤纱线热牵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