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瓶余液收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0463.2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1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正 |
主分类号: | B67C9/00 | 分类号: | B67C9/00;B67B7/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瓶余液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瓶余液收集机,收集箱的上开口配合有面板,其结构要点是,收集箱内设有位于侧开口的两侧的分隔板,分隔板与收集箱的内壁之间形成的封闭空间内设有输出轴位于收集箱的上方的减速电机,所述的面板上设有由侧边开始向内曲线延伸的进瓶轨道,进瓶轨道的末端连接有落瓶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拖料牙盘的转动带动输液瓶进行移动,并且在输液瓶的移动过程中,将输液瓶的密封型橡胶瓶嘴进行切除,从而使输液瓶内的余液自动流下后集中收集,并且使输液瓶与余液和密封型橡胶瓶嘴进行分离,从而实现分类收集,而且在将输液与输液瓶进行分离时无需手工将余液排出,从而提高了效率且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输液瓶余液收集机。
背景技术
根据卫生部关于医疗输液瓶(袋)回收丶转运和处置要求和省市有关通知,各地都已将医疗机构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分类收集处置,根据目前的转运和处置状况,然而实际收集丶转运时,匀未将输液瓶内余液(占总重量45%)清空后转运,因此带来运输过程中出现泄漏 (亦有收集人员私下在暗地放水污染环境)按年产生医疗拉圾输液瓶袋约3000吨计算,每年约有1350吨原液药水泄漏及非法排放(个人私下剪破药瓶随意排放)在本土,严重影响土壤安全。
虽然现有技术中,因切实加强环境污染预防,把污染源头关在医疗部门处置,在医院内建立物化池,排清输液瓶(袋)内的余液后外运(外卖),但是其所采用的把输液瓶内的余液排清的方法多为人工操作,效率低而且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输液瓶内的余液进行机械化自动排出并且进行余液收集的输液瓶余液收集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瓶余液收集机,包括由主架和固定在主架的四个周侧面上的外壳板组成的设有上开口的收集箱,其中两个对称的周侧面的外壳板上设有侧开口,收集箱的上开口配合有面板,其结构要点是,收集箱内设有位于侧开口的两侧的分隔板,分隔板与收集箱的内壁之间形成的封闭空间内设有输出轴位于收集箱的上方的减速电机,所述的面板上设有由侧边开始向内曲线延伸的进瓶轨道,进瓶轨道的内端连接有位于两个分隔板之间的落瓶口且进瓶轨道内连接有矫正器,面板与收集箱之间设有连接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且用于带动输液瓶在进瓶轨道内移动的拖料牙盘,收集箱内设有位于面板的下方的托板,托板上设有切割刃位于进瓶轨道的下方的切割装置,所述的收集箱内设有位于托板的下方且两端由侧开口穿过的拱形的截瓶网,截瓶网的下方设有对密封型橡胶瓶嘴收集且设有中网格的托盘,托盘的下方设有位于两个分隔板之间的积液盘,积液盘连接有出液管。
进一步的,拖料牙盘包括圆盘体,圆盘体的周面上设有围绕圆盘体环形阵列的半圆形豁口,圆盘体的圆心位置设有中心孔。
进一步的,切割装置包括圆刀片,圆刀片上设有中心圆孔且中心圆孔内穿过有固定在托板上的位移轴。
进一步的,位移轴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螺纹盲孔,位移轴的下端面的螺纹盲孔内配合有紧固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拖料牙盘的转动带动输液瓶进行移动,并且在输液瓶的移动过程中,将输液瓶的密封型橡胶瓶嘴进行切除,从而使输液瓶内的余液自动流下后集中收集,并且使输液瓶与余液和密封型橡胶瓶嘴进行分离,从而实现分类收集,而且在将输液与输液瓶进行分离时无需手工将余液排出,从而提高了效率且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将面板拆卸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正,未经陈国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0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