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清洁新风进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1132.0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1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松;冯清生;赵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王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10 | 分类号: | F24F7/10;F24F13/02;F24F13/28;F24F1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张继鑫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新风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清洁新风进风系统,属于通风系统领域,该自清洁新风进风系统包括双向风机、净化器、送风管、取风口部、外墙,取风口部内设置有图像识别装置、粗效过滤器及清洗装置,本自清洁新风进风系统及运行方法可以实时自动化、彻底清理进风系统中的粗效过滤器上的难以清理的柳絮等有机长纤维或粘性污染物,降低了人工清理的难度和危险度,提高了清洁效率,保持建筑物立面美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自清洁新风进风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在城镇中的现代人,一个人平均每天约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据相关研究显示,大多室内空气污染指数比室外高5-10倍。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多项疾病的诱因。所以,新风系统已在各种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广泛采用。然而,各种类型的新风系统的送风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柳絮、杨絮等在空气中漂浮的飞絮状污染物容易吸附在室外取风口的粗效过滤器上,堵塞过滤网,增加新风系统的阻力和电耗,降低有效送风量。
此外,飞絮容易裹挟污染物颗粒、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长期吸附在取风口的粗效过滤器后,团状的飞絮日晒风吹逐渐分化成细小的毛,突破粗效过滤器进入风系统,进一步污染送风系统、进入人体呼吸区,直至被人吸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需对吸附在室外取风口的粗效过滤器表面的污染物进行及时清理。
然而,城市中的新建建筑大多为高层建筑。新风取风口在建筑立面的高处,直接扩大取风口受到钢筋间距和建筑立面美观效果的限制,无法实现;将取风口直接伸出墙面,距离墙表面较远也会影响建筑美观,难以获得小区管理者的许可。从外部对取风口的粗效过滤器表面进行人工清洁非常不便且危险度高。尤其是家庭新风系统的取风口,每个小区多达数百个,清洁难度更大。
从空气动力学角度,飞絮易于吸附在新风取风口主要有两个原因:1)在自然风作用下,污染物、漂浮物随风漂流,碰到障碍物时易于吸附、停留在障碍物上。(类似海滩上易于积聚漂流来的垃圾的原理)。而建筑外墙是巨大的障碍物,随风漂流的漂浮物易碰到外墙表面停止运动,易于在外墙表面积聚,风力小时,碰到外墙表面后会缓慢垂直下落,最终落在外墙根部。而新风取风口一般贴外墙设置,易于吸附与周边外墙碰撞的以及与上部外墙碰撞后下落的多种来源的漂浮物,吸附的量较大,易于堵塞。2)由于目前的住宅建筑物大都采用剪力墙结构,墙内钢筋间距一般不大于200mm,所以,为了不影响结构安全、不影响钢筋,在住宅内安装新风系统时,新风取风口的尺寸有限,一般不大于 160mm。取风口面积小,易于导致取风口风速过高,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气流速度越高周边的空气负压越大。因此,取风口周边负压较大,更易于吸附周边较大范围内的漂浮物,造成取风口吸附的漂浮物较多。所以,为降低新风取风口的飞絮进入量,从空气动力学原理出发需采取将取风口部边缘远离建筑外墙表面和降低取风口部风速两种措施,而目前的新风取风口部紧贴建筑物表面且取风口部尺寸受限、风速较高。
一般而言,管路系统使用液体冲洗,效果较好。然而,风管系统中的弹簧驱动金属阀片的止回风阀或金属阀片的电动(手动)风阀,由于需要留出金属阀片在管道内旋转,所以,阀片和风管内壁四周都留有空隙,无法达到对风管的有效封堵。采用液体冲洗时容易泄漏冲洗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清洁新风进风系统,实时监测新风进风系统中室外取风口的粗效过滤器的污染情况,并及时对其进行自动化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王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王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1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风进风系统粗效过滤器的自动清洗系统
- 下一篇:触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