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3094.2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2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冬强;李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塑加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亚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莫干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保护 电路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包括保护装置及电池,保护装置与电池形成回路,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开关,保护开关的一端电性耦接于电池正极;均衡开关,均衡开关的一端电性耦接于保护开关的另一端,用于控制电池放电以均衡电池;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耦接于均衡开关及保护开关,用于藉由控制均衡开关及保护开关的开闭以控制电池的电容量;保护开关包括:光耦合器,电性耦接于锂电池和控制单元;第一保护电阻,与光耦合器并联,第一保护电阻的一端电性耦接于电池正极,第一保护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耦接于均衡开关的一端;第二保护电阻,与光耦合器串联,第二保护电阻的一端电性耦接于光耦合器,第二保护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耦接于控制单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管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电池均衡是利用电子技术,控制电池或电池组内的单体电池趋近电容量平均,保证每个单体电池在正常的使用时不发生损坏。目前市面上的均衡电路只有一个场效应管作为开关控制,控制电池均衡或者不均衡。然而,场效应管作为电子元器件有一定的概率短路,从而导致电池均衡电路持续放电,造成电池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保护电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电池均衡时开关失效,而导致电池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包括保护装置及电池,保护装置与电池形成回路,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开关,保护开关的一端电性耦接于电池正极,用于在电池放电时维持保护电路的通电状态;均衡开关,均衡开关的一端电性耦接于保护开关的另一端,用于控制电池进行放电以达到均衡电池的电容量;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耦接于均衡开关及保护开关,用于藉由控制均衡开关及保护开关的开闭以控制电池的电容量;其中,保护开关包括:光耦合器,电性耦接于锂电池和控制单元;第一保护电阻,与光耦合器并联,第一保护电阻的一端电性耦接于电池正极,第一保护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耦接于均衡开关的一端;以及第二保护电阻,与光耦合器串联,第二保护电阻的一端电性耦接于光耦合器,第二保护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耦接于控制单元。
于一实施例中,电池保护电路还包括负载电阻,负载电阻的一端电性耦接于电池的正极。
于一实施例中,负载电阻的另一端电性耦接于保护开关的一端。
于一实施例中,光耦合器包括:受光器,受光器的集电极电性耦接于第一保护电阻的一端,受光器的发射极电性耦接于第一保护电阻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耦接于第二保护电阻的一端,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于一实施例中,电池保护电路还包括:电流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的一端电性耦接于均衡开关的另一端,电流检测电路的另一端电性耦接于电池的负极。
于一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包括:数模转换电路,数模转换电路包括数模转换正输入接口和数模转换负输入接口;电流检测电路电性耦接于数模转换正输入接口和数模转换负输入接口,形成闭合回路。
于一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包括:第一IO口,第二保护电阻电性耦接于第一IO口;第二IO口,均衡开关电性耦接于第二IO口。
于一实施例中,均衡开关为场效应管开关或双极结型晶体管。
于一实施例中,场效应管为MOS场效应管。
于一实施例中,MOS场效应管的漏极设有肖特基二极管。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均衡过程中需要先开通保护开关,再开通MOS开关,当保护开关和MOS开关同时开通,均衡电路开始工作,当MOS开关短路时可以控制保护开关来实现电池的均衡功能。
电路检测由分流电阻与主控器MCU的ADC组成,在均衡放电过程中,主控器MCU会采集ADC信号计算负载电流,当电流超上限时关断保护开关与MOS开关,负载电阻停止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塑加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塑加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30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