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5952.7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9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杨颂文;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18;F24H9/20;F24H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金福 |
地址: | 52851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内胆,所述内胆内侧设有储水空腔,所述内胆设有进水管、出水管、上加热管和下加热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于内胆的胆壁上且另一端延伸至储水空腔的底部,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置于内胆的胆壁上且另一端延伸至储水空腔的顶部,所述上加热管水平设置于储水空腔的上半部,上加热管与出水管最高处的垂直距离D为150‑160mm,所述下加热管设置于储水空腔的下半部。当D150mm时,顶部会出现超温报警现象,当D>160mm时,则达不到速热的功能,因此将上加热管与出水管最高处的垂直距离设计为150‑160mm,能够起到防超温、速热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对节能环保的大力倡导以及电力资源的日益紧张,很多地方实行错峰用电和阶梯收费制度,市场对大容积、增容倍数高、能耗系数低的电热水器的需求日益增长,消费者可选择在低谷用电的时段加热电热水器,在高峰用电的时段使用热水,同时大容积、大增容的电热水器,仅需加热一次,就可以满足多人的沐浴需求,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目前市场上大容积的电热水器,特别是大于150L 以上的,均做成立式,而立式电热水器,存在最大热水输出量、热水输出率偏低的现象,并且由于立式电热水器的内胆高,下加热管离顶部的距离长,通常超过 1.5米,热水从顶部缓慢回流到底部的时间长,导致在入水温度低时(小于10℃ )或者在加热时间长时,顶部会出现超温,从而导致机器报警停机,同时流出来的水温远大于用户设置的温度,会导致烫伤,另外,顶部的超温现象,以致目前市场上的立式电热水器均无速热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电热水器顶部会出现超温的缺陷,提供一种避免顶部超温的电热水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部的内胆,所述内胆内侧设有储水空腔,所述内胆设有进水管、出水管、上加热管和下加热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于内胆的胆壁上且另一端延伸至储水空腔的底部,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置于内胆的胆壁上且另一端延伸至储水空腔的顶部,所述上加热管水平设置于储水空腔的上半部,上加热管与出水管最高处的垂直距离D为150-160mm,所述下加热管设置于储水空腔的下半部。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呈圆弧状。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内置绝缘导水管。不仅具有水流导向作用,而且还具有水阻隔电功能,对用户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内置绝缘导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在 0.1MPa水压下,达到18L/Min的流量。大流量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为电热水器的多点用水提供了保障。
优选地,所述下加热管的一端固定在内胆的胆壁上,另一端呈勾状且延伸至储水空腔的底部。使内胆里面的冷水都能得到充分加热,避免了内胆底部的冷水加热不到,以致热水输出率偏低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电热水器为立式电热水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水器,电热水器的上加热管水平设置于储水空腔的上半部,上加热管与出水管最高处的垂直距离D为150-160mm,下加热管设置于储水空腔的下半部。当 D150mm时,顶部会出现超温报警现象,当D>160mm时,则达不到速热的功能。因此将上加热管与出水管最高处的垂直距离设计为150-160mm,能够起到防超温、速热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上加热管、下加热管、进水管、出水管的合理布局,使电热水器的各个性能达到最佳,不仅具有速热功能,而且避免出现超温报警而导致停机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电热水器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电热水器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59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