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吸闭胸腹腔镜手术用吸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6279.9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4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军;许桂苹;陈炳合;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新军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3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吸闭 胸腹 手术 吸引 | ||
免吸闭胸腹腔镜手术用吸引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胸腹腔吸引器容易吸附内脏组织导致吸引不畅通的问题;包括内部中空且开口朝左的手柄,手柄左端同轴设有与其内部连通且开口朝左的吸引管,吸引管左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排布且内外贯通的小孔,吸引管外侧套装有中部呈椭圆形的套筒,套筒左端固定连接在相邻两个小孔之间,套筒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分割槽,多个分割槽将套筒左侧分割成多个左右方向的栅条,手柄左端设有左右方向且左端向下倾斜的支撑杆,套筒右端铰接有与支撑杆左端转动连接的推杆;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免吸闭胸腹腔镜手术用吸引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胸腹腔镜手术冲洗吸引器为一单腔的管状金属器械,管端为开口,距管端约3mm有两个直径约2mm的小孔,这种吸引器的缺点是,由于胸腹腔内游离度大的器官组织多,在负压吸引下易于漂浮向吸引器周围,容易吸闭胸腹腔内的脏器,堵塞吸引器管端的开口和小孔,吸引效率低,阻碍液体的吸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免吸闭胸腹腔镜手术用吸引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胸腹腔吸引器容易吸附内脏组织导致吸引不畅通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内部中空且开口朝左的手柄,手柄左端同轴设有与其内部连通且开口朝左的吸引管,吸引管左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排布且内外贯通的小孔,吸引管外侧套装有中部呈椭圆形的套筒,套筒左端固定连接在相邻两个小孔之间,套筒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分割槽,多个分割槽将套筒左侧分割成多个左右方向的栅条,手柄左端设有左右方向且左端向下倾斜的支撑杆,套筒右端铰接有与支撑杆左端转动连接的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多个分割槽将套筒分割成多个栅条,在跟随吸引管插入到患者体内后,多个栅条可以向外扩张,将患者的内脏和游离组织撑开,避免内脏和游离组织吸附到吸引管开口处和小孔上,从而保证吸引管吸引时的畅通,降低医护人员使用时的繁琐性,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吸引操作,配合推杆的推动,可是实现将栅条向外扩张到不同的弯曲度,方便针对不同空间大小的部位进行操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主视图和A的放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轴测右视图和B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轴侧主视图和C、D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剖切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E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F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内部中空且开口朝左的手柄1,手柄1左端同轴设有与其内部连通且开口朝左的吸引管2,吸引管2左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排布且内外贯通的小孔3,吸引管2外侧套装有中部呈椭圆形的套筒4,套筒4左端固定连接在相邻两个小孔3之间,套筒4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分割槽5,多个分割槽5将套筒4左侧分割成多个左右方向的栅条6,手柄1左端设有左右方向且左端向下倾斜的支撑杆7,套筒4右端铰接有与支撑杆7左端转动连接的推杆8。
为了方便实现抽吸,所述的手柄1下侧设有上下轴向且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管9,手柄1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且位于进水管9右方的出水管10,进水管9和出水管10上侧分别设有控制按钮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新军,未经吴新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62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包焙烤用托盘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子实体室外栽培单元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