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道湿化雾化器管道的控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6447.4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3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贾凌;崔文静;陈娇;杨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凌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道湿化 雾化器 管道 装置 | ||
1.一种气道湿化雾化器管道的控温装置,包括雾化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管道(1)上设有控温装置(2),所述控温装置(2)包括环形包裹在所述雾化管道(1)上的加热垫(27),所述加热垫(27)的前后两侧面上均设有外保护套(28),所述外保护套(28)与所述加热垫(27)为一体成型结构,位于前方的所述加热垫(27)的一端部前侧面上以及位于后方的所述加热垫(27)的一端部后侧面上均设有毛面魔术贴(281),位于前方的所述加热垫(27)的另外一端部的前侧面上以及位于后方的所述加热垫(27)的另外一端部的后侧面上均设有刺面魔术贴(282),所述刺面魔术贴(282)和与之对应的所述毛面魔术贴(281)之间粘接配合,所述加热垫(27)上设有第一导线(271),所述第一导线(271)的末端设有第二三脚插头(2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湿化雾化器管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271)上还设有第一控制盒(20),所述第一控制盒(20)的前侧面上还设有三孔插座(26),所述第二三脚插头(272)与所述三孔插座(26)之间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道湿化雾化器管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盒(20)内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空腔(201),所述空腔(201)的腔壁上紧密粘接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隔板(202),其中一个所述隔板(202)上紧密粘接有第一单片机(203),所述空腔(201)内还设有蓄电池(205),所述蓄电池(205)位于两个所述隔板(202)之间,所述第一控制盒(20)的底面上还通过若干个紧固螺丝固定安装有盖板(2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道湿化雾化器管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盒(20)上还设有第一电源线(21),所述第一电源线(21)的末端设有第一三脚插头(211),所述第一控制盒(20)的表面设有第一控制面板(22),所述第一控制盒(20)的表面还设有第一显示屏(221),所述第一控制盒(20)上还设有第一调节旋钮(23),所述第一控制盒(20)的侧面上设有启动开关(24),所述第一控制盒(20)的侧面上还设有充电插口(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道湿化雾化器管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加热垫(27)上还紧密粘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83),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83)与所述第一单片机(20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单片机(203)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一(204)与所述加热垫(27)内部的制热电阻丝控制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一(204)包括PC817光耦一、三极管Q1一和继电器一,PC817光耦一包括发光二极管一和光敏半导体管一,发光二极管一正极A3端外接于5V电源输出端,发光二极管一负极K2端通过电阻R5与第一单片机(203)的输出端I/O口相连,光敏半导体管一的发射极E3接地,光敏半导体管一的集电极C3端依次通过电阻R6和R7与三极管Q1一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1一输出端与继电器一输入端连接,继电器一输出端接地,继电器一设有相应的继电器触点开关一,继电器触点开关一、第一调节旋钮(23)、加热垫(27)内部的制热电阻丝和220V交流电源通过导线依次连接组成串联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道湿化雾化器管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盒(20)上还设有手动开关(29),手动开关(29)与蓄电池(205)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手动开关(29)与蓄电池(205)并联至继电器触点开关一、第一调节旋钮(23)、加热垫(27)内部的制热电阻丝和220V交流电源通过导线依次连接组成串联电路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湿化雾化器管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管道(1)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还嵌设有加热丝(3),所述加热丝(3)与所述雾化管道(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雾化管道(1)上还紧密粘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4),所述雾化管道(1)上还设有第二控制盒(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道湿化雾化器管道的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盒(5)的表面设有第二显示屏(50),所述第二控制盒(5)的表面还设有第二控制面板(51),所述第二控制盒(5)上设有第二调节旋钮(52),所述第二控制盒(5)内设有凹槽(53),所述凹槽(53)的槽壁上紧密粘接有第二单片机(54),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4)与所述第二单片机(5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单片机(54)的输出端通过控制电路二(55)与所述加热丝(3)控制连接,所述控制电路二(55)包括PC817光耦二、三极管Q1二和继电器二,PC817光耦二包括发光二极管二和光敏半导体管二,发光二极管二正极A3端外接于5V电源输出端,发光二极管二负极K2端通过电阻R5与第二单片机(54)的输出端I/O口相连,光敏半导体管二的发射极E3接地,光敏半导体管二的集电极C3端依次通过电阻R6和R7与三极管Q1二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1二输出端与继电器二输入端连接,继电器二输出端接地,继电器一设有相应的继电器触点开关二,继电器触点开关二、第二调节旋钮(52)、加热丝(3)和220V交流电源通过导线依次连接组成串联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凌,未经贾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64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玩具眼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应急呼吸护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