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袋检测用探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6501.5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3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周绍辉;杜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正中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16 | 分类号: | G01M3/16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徐雄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探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软袋检测用探针装置,它包括探针架,所述探针架内同一水平轴线位置设置有相互独立隔开的短安装轴和长安装轴;所述短安装轴和长安装轴上通过轴承均匀安装有可旋转的探针座;所述探针座之间设置有隔套;所述探针座上安装有探针;所述短安装轴一端连接负极接口;所述长安装轴一端连接正极接口;所述探针由发射极杆、绝缘收缩管、发射针组成;所述发射针安装在发射极杆上;所述绝缘收缩管将发射针与发射极杆的连接处包裹住。它能提高软袋检测灵敏度,大幅度提升检测高压,提高了捕捉泄露点灵敏度,降低误检率,解决漏检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软袋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袋检测用探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医用输液软袋的缺陷检测包括1、色水检漏:塑料软袋在灭菌柜灭菌的同时,施以一定的压力灭菌后 ,再通入染色剂,药液是否有颜色变化,来判断软袋是否泄露;2、真空检漏:塑料软袋置入检测室,通过测量检测舱室内压力的变化来判定是否泄露;3、结晶检漏:利用有些药液与大气接触,发生重组结晶的原理,通过一定的物理条件,观察塑料软袋外表面是否有结晶现象,以此来判断药液是否有泄漏;上述为传统软袋检漏方式,均存在不同程度局限,效率低下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软袋检测用探针装置,应用于软袋的高压检漏上,即将电极布置于软袋表面,施加电压,通过电流变化来判断软袋泄露与否;它能提高软袋检测灵敏度,大幅度提升检测高压,提高了捕捉泄露点灵敏度,降低误检率,解决漏检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袋检测用探针装置,它包括探针架,所述探针架内同一水平轴线位置设置有相互独立隔开的短安装轴和长安装轴;所述短安装轴和长安装轴上通过轴承均匀安装有可旋转的探针座;所述探针座之间设置有隔套;所述探针座上安装有探针;所述短安装轴一端连接负极接口;所述长安装轴一端连接正极接口;所述探针由发射极杆、绝缘收缩管、发射针组成;所述发射针安装在发射极杆上;所述绝缘收缩管将发射针与发射极杆的连接处包裹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
所述发射极杆上安装有两根相互对称形成Y字型的发射针;所述发射针端头折弯呈°。
所述发射针为直杆丝状,所述发射极杆端头并排插入有多根发射针。
所述发射针为长条形板状或长条形片状;所述发射针端头折弯呈钝角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装置中探针沿着袋体表面随机外形特征,灵活上下起伏自动调节,让探针轨迹覆盖软袋表面,实现泄露点的捕捉;该装置采用放射极、接收极同侧,缩短检测回路距离,同时可实现检测电压提高,提高检测灵敏度;探针同侧排布,能大幅度提升检测高压,提高了捕捉泄露点灵敏度,降低误检率,解决漏检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探针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探针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探针安装在探针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种探针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探针侧视图;
图6为第二种探针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三种探针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探针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正中制药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正中制药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6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高压隔热保温板
- 下一篇:一种层叠陶瓷电子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