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袋更换辅助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7904.1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冯睿;沈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A61M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吴茜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 引流 更换 辅助 消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袋更换辅助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瓶、连接装置、转接管、消毒棉、密封圈和引流管,连接装置上端安装消毒瓶,下端连接转接管,转接管与引流管接口可拆卸连接,消毒棉贴附于转接管内壁,转接管的开口端内安装密封圈,且未使用时和使用时摆放位置不一样,使得负压封闭引流袋更换辅助消毒装置在未使用时,有良好的密封性,在使用时,将引流管消毒位置经密封圈固定在转接管内,再把消毒瓶内的酒精引流下来进行消毒,不需要传统方式的消毒手段,提高了消毒的效率,简化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方式,从而节约了消毒的时间,适合于负压封闭引流袋更换辅助消毒的需求,其结构设计合理,适合负压封闭引流袋更换辅助消毒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压封闭引流袋更换和消毒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袋更换辅助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是以医用泡沫材料作为引流管与创面的中介,一方面,可以达到全创面引流,另一方面,引流物经泡沫材料分割和塑形后引出,不容易堵塞引流管,封闭是保持创面持续负压的前提,同时使创面与外界隔绝,防止污染和感染,对于浅表创面,薄膜和泡沫材料组成复合型敷料,其功能近似皮肤,使局部环境更接近生理状态,高负压持续吸引使创面渗出物及时被清除而保证创面清洁,在有较大的腔隙存在时,高负压亦有助消灭腔隙,对浅表创面,也可达到缩小创面的效果,同时高负压本身也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
然而在更换引流袋时,需要对引流管与引流袋接触的位置进行消毒,现在医护人员在对引流袋进行更换时都是先将纱布沾有消毒液,再将引流管包裹密封进行消毒,使得医护人员操作复杂且耗时,操作也不符合规范,因此需要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袋更换辅助消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袋更换辅助消毒装置,通过将密封塞从接管内拔出,将引流管经密封圈固定在上接管内,并让引流管的管口顶在连接装置的底部,消毒瓶内的酒精流到连接装置内的漏孔处,并将漏孔内的水溶纸溶解,再流到转接管内将环绕着引流管的消毒棉浸湿,实现对引流管与引流袋的连接位置进行密封消毒,适合于负压封闭引流袋更换辅助消毒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负压封闭引流袋更换辅助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瓶、连接装置、转接管、消毒棉、密封圈和引流管,连接装置上端安装消毒瓶,下端连接转接管,转接管与引流管接口可拆卸连接,消毒棉贴附于转接管内壁,转接管的开口端内安装密封圈;
所述消毒瓶为存有消毒溶剂的瓶体,容积为10ml,上端设有瓶口,下端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处装有消毒溶剂;
所述连接装置底部开有四个漏孔,顶部设有连接管,其中消毒瓶的瓶口经密封圈固定在连接管内;
所述转接管上端设有上接管,下端设有下接管,其中连接装置经密封圈固定在上接管内,引流管经密封圈固定在下接管内;
所述引流管的管口顶在连接装置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消毒溶剂为酒精或碘伏。
进一步的,所述漏孔内部采用水溶纸密闭。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管的内半径大于上接管和下接管的外半径,上接管的内半径大于下接管的外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封闭引流袋更换辅助消毒装置在未使用时,用密封塞堵住下接管,消毒瓶的瓶置于最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7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