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变径式的旋风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8673.6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7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辛凯;王泽浩;张振宇;赵晓晨;孟兆博;魏翔;李玉林;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081 | 分类号: | B04C5/08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4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变径式 旋风 分离器 | ||
带变径式的旋风分离器。下排气旋风分离器的流动阻力低、压降小,但是其分离效率也相对较低。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分离器圆筒体(2),所述的分离器圆筒体下部设置上椎体(3),所述的上椎体下部设置下筒体(6),所述的下筒体下部设置下椎体(4),所述的上椎体与所述的分离器圆筒体的壁面呈9°夹角,所述的下椎体与所述的下筒体壁面呈27°夹角。本实用新型用于旋风式固体微粒的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变径式的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旋风分离器的主要作用是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固体微粒,目前已经在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雾霾天气等各类环保问题的出现及节能减排工作的全面开展,人们对锅炉燃烧效率的要求更加严格,这就对旋风分离器的设计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开始对使用过程中分离效率相对较低的旋风分离器进行工程优化与改造,以便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提高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锅炉燃烧效率。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所使用的旋风分离器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上排气分离装置,一种是下排气分离装置。上排气旋风分离装置及其返料系统具有分离效率较高的优势,得到了比较广泛应用,但是其具有占地面积较大,系统阻力也过大等缺陷,目前其在大型新建锅炉机组当中应用仍然较多。下排气旋风分离装置及其返料系统具有烟气阻力小的特点,便于开展锅炉整体设计与布置工作,特别是容易应用在旧锅炉改造项目中,所以在小型锅炉设计与旧锅炉改造项目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下排气旋风分离系统及其返料系统分离效率较低,一般设计值在80%以下。在实践当中,因为旋风分离器制造、安装以及使用等众多方面的原因,实际运行时其分离效率可能更低一些,从而使返料量较少,无法达到锅炉燃烧的最佳状态。固体颗粒在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被吸附在旋风分离器圆筒体的内壁上,接着在内壁附近做向下运动的气流将已经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送至旋风分离器的排灰口,使固体颗粒落入灰斗内。和传统旋风分离器对比来讲,下排气旋风分离器的流动阻力低、压降小,但是其分离效率也相对较低,尤其是针对粒径较小的固体颗粒分离效果更为逊色,因此进一步研究其对固体颗粒的分离机理,从结构上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分离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下排气旋风分离器的流动阻力低、压降小,但是其分离效率也相对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分离效率,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节能的带变径式的旋风分离器。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变径式的旋风分离器,其组成包括:分离器圆筒体,所述的分离器圆筒体下部设置上椎体,所述的上椎体下部设置下筒体,所述的下筒体下部设置下椎体,所述的上椎体与所述的分离器圆筒体的壁面呈9°夹角,所述的下椎体与所述的下筒体壁面呈27°夹角。
所述的带变径式的旋风分离器,所述的傻分离器圆筒体侧面设置进气管。
所述的带变径式的旋风分离器,所述的下最椎体下部设置排灰管。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上椎体、下筒体和下椎体,即增加变径,使固体颗粒运动经过的圆筒体直径变小,在切向速度在内涡旋区减小之前,便实现排出。
2.本实用新型下椎体下部与排灰管焊接,上部与下筒体焊接,形成圆角过渡,避免在安装法兰的条件下,固体颗粒在法兰缝隙处集聚,减少堵塞的风险。
3.本实用新型避免固体颗粒在变径区域内形成涡旋,而无法及时排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圆筒体直径减小时,径向速度随之增大,使固体颗粒损失动量而从气流中分离,或者发生更为剧烈的碰撞后,固体颗粒速度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再度进入外旋涡,由此增加了固体颗粒向心运动的难度,可有效阻挡固体颗粒进入内涡旋,从而提高旋风分离器的效率,分离效率可达90%以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86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视角可调的人证验证装置
- 下一篇:电动吸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