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结构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88982.3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6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凇杉;温权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H05K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朱志达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导光结构及终端设备。导光结构包括:后盖,所述后盖能够透光,所述后盖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及导光膜,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导光膜能够将光线传导至所述后盖,所述光线能够从所述第二表面出射。上述后盖能够配合光源,当所述光源的光线进入所述导光膜时,所述光线能够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导光膜各处,并从所述第一表面导入所述后盖,最终从所述后盖的所述第二表面出射,从而使所述后盖出现光效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导光结构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常见的终端设备中,壳体的外观效果较为单一且传统,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多样性、特异性的需求,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结构及终端设备,以解决壳体的外观效果较为单一的问题。
一种导光结构,包括:
后盖,所述后盖能够透光,所述后盖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及
导光膜,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导光膜能够将光线传导至所述后盖,所述光线能够从所述第二表面出射。
上述后盖能够配合光源,当所述光源的光线进入所述导光膜时,所述光线能够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导光膜各处,并从所述第一表面导入所述后盖,最终从所述后盖的所述第二表面出射,从而使所述后盖出现光效效果。所述光线从所述后盖出射的区域将与所述导光膜于所述后盖上的投影重叠,即最终所述后盖的发光区域的形状及大小将与所述导光膜的形状及大小相近。另外,通过控制所述光源的发光颜色及强度,可使所述后盖出现渐变、闪烁等多种光效效果,实现所述后盖外观显示的多样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包括边缘区域,所述导光膜设于所述边缘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包括至少一条长边,所述导光膜设于靠近所述长边的所述边缘区域,且所述导光膜满足以下任意一种:
所述导光膜呈一体的长条状结构,并沿所述长边延伸;
所述导光膜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导光膜沿所述长边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功能膜,所述功能膜包括炫光膜和防爆膜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中框、光源以及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导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中框,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后盖与所述中框之间,所述光源的光线能够进入所述导光膜以传递至所述后盖。
上述后盖能够配合光源,当所述光源的光线进入所述导光膜时,所述光线能够均匀地分布于所述导光膜各处,并从所述第一表面导入所述后盖,最终从所述后盖的所述第二表面出射,从而使所述后盖出现光效效果。所述光线从所述后盖出射的区域将与所述导光膜于所述后盖上的投影重叠,即最终所述后盖的发光区域的形状及大小将与所述导光膜的形状及大小相近。另外,通过控制所述光源的发光颜色及强度,可使所述后盖出现渐变、闪烁等多种光效效果,实现所述终端设备的外观显示的多样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盖的边缘与所述中框之间形成通槽,所述导光膜和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通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设于所述中框和所述后盖之间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光源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于所述中框或所述导光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设于所述中框和所述后盖之间的主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主板通过板对板连接器、ZIF连接器以及弹片中的任一种方式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889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