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动式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3832.1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4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悦;钟荣栋;李同兵;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动式充电桩,通过将设有挂枪座的不动件与设有电缆及充电枪的活动件分体设计,不仅提高了充电桩的安全性,同时还提高了使用时的操作性;其次,不动件与背板固定连接,活动件与不动件转动连接,并且,活动件可以像“门板”一样相对于背板转动,从而在使用充电桩充电时,使用者只需稍加用力即可拉动活动件转动,进而可改变电缆进出口的方位,使得电缆能够顺利地从电缆进出口拉出,便于充电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动式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电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相对于传统汽车更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近几年电动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对于解决电动车如何能够及时有效地充电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充电桩作为一种专门应对电动汽车等产品及时充电的设备,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在现有技术中,充电桩一般为整体结构并在固定后就无法转动,从而不能按照电动汽车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适应能力差,给电动汽车的充电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动式充电桩,该充电桩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并且安全性好。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动式充电桩,包括背板以及设于所述背板正面的不动件和活动件,所述不动件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件与所述不动件转动连接,且所述活动件的转动中心线靠近所述活动件的其中一侧端部;
所述不动件设有挂枪座,所述活动件设有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缠绕有电缆,所述电缆的自由端设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枪可挂接于所述挂枪座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不动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第一壳体的侧壳板上设有安装口,所述挂枪座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固定于所述安装口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活动件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通过第一转接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绕线盘通过支撑架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壳板上设有电缆进出口,所述电缆的自由端从所述电缆进出口伸出所述第二壳体外。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缆进出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活动件的转动中心线的侧壳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接组件包括轴承套、转轴以及固定环,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轴孔,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第一轴孔处,所述轴承套内设有轴承,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经所述第一轴孔伸入所述轴承套内并与所述轴承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轴孔,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第二轴孔处,所述第二轴段经所述第二轴孔伸入所述固定环内并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接组件还包括法兰,所述第一轴孔的周围设有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螺柱,所述法兰压住所述轴承套并通过螺母与所述螺柱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轴段远离所述第二轴段的一端设有防止所述第一轴段从所述轴承内脱出的翻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背板在所述活动件远离所述不动件的一侧设有支架板,所述第二壳体通过第二转接组件与所述支架板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接组件包括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安装座以及固定盖,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均为具有润滑效果的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通过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支架板上,所述第二壳体设有避开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第一摩擦片的转接孔,所述固定盖从所述第二壳体内罩住所述转接孔并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摩擦片设于所述固定盖内并与所述第一摩擦片贴合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3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