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5428.8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5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汉青;郑芳芳;史佩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牧羊人养殖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5/02 | 分类号: | A01K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朱丽莎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包括储料管;储料管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储料管上套定有三通壳体,第一开口置于三通壳体腔体内;三通壳体包括与储料管固定连接的连接管、出料口,以及连接出料口与连接管的导料腔;储料管上套设有可转动的转动管,转动管位于三通壳体腔体内,且转动管上开设有第二开口;通过在储料管内放置饲料以及在储料管管壁上设置第一开口,当转动管上的第二开口对准第一开口时,饲料经导料腔由出料口排出至食槽上,当不需要下料时,旋转转动管将第二开口不对准第一开口,此时储料管和三通壳体管壁形成封闭腔体,饲料储存在储料管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饲料的自动下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业饲料领域,具体是一种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给家畜喂养饲料的方式时通过人工向食料槽里放置饲料,这样往往会耗费大量的劳动力,且人工无法控制向食料槽里放置饲料的分量,如何能够实现饲料的自动下料成为本公司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能够实现饲料的自动下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下料装置,包括储料管;
储料管内放置有饲料;
储料管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储料管上套设有可沿储料管转动的三通壳体,第一开口置于三通壳体腔体内;
饲料从第一开口落入至三通壳体腔体内。
三通壳体包括与储料管固定连接的连接管、出料口,以及连接出料口与连接管的导料腔;
由于三通壳体和出料管固定设置,也就是说,出料口与第一开口的位置呈固定设置,此外,优先将出料口位于第一开口的正下方,便于饲料利用其重力经第一开口至出料口下料。
储料管上套设有可转动的转动管,转动管位于三通壳体腔体内,且转动管上开设有第二开口;转动转动管,将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重合,饲料从第一开口,经导料腔,至出料口下料;
也就是说,当需要下料时,转动转动管,将第二开口对准第一开口重合,进行下料;当不需要下料,转动转动管,将第二开口不对准第一开口重合。
如何驱动转动管的转动,本实用新型采用导料腔外壁上对称设置有拉绳,拉绳拉动一端穿过三通壳体并与转动管管壁固定;
也就是说,在导料腔上对称设置有两根拉绳,当需要下料时,拉动其中一根拉绳,驱动转动管转动,将第二开口对准第一开口;当不需要下料时,拉动另外一根拉绳,驱动转动管进行反转回位;此外,拉绳还能起到限位的作用,当拉动其中一拉绳,将拉绳指向转动管截面圆形,此时到达转动的极限位置。
转动管上开设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且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呈现偏置设置;
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成偏置设置为了将饲料顺利落入至三通壳体内。
为了能够匀速出料以及防止饲料溅射至食槽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出料口呈圆状。
如何将三通壳体固定在储料管上,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管的两端均通过喉箍与储料管固定连接;
喉箍的作用是限制三通壳体沿储料管的轴向移动以及径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下料装置,通过在储料管内放置饲料以及在储料管管壁上设置第一开口,当转动管上的第二开口对准第一开口时,饲料经导料腔由出料口排出至食槽上,当不需要下料时,旋转转动管将第二开口不对准第一开口,此时储料管和三通壳体管壁形成封闭腔体,饲料存储在储料管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饲料的自动下料。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牧羊人养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牧羊人养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54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工程后期装修用墙面磨平设备
- 下一篇:3D打印机的成型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