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柱可移动的电池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5666.9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2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生;陆宾林;远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江文鑫;唐敏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柱可 移动 电池 顶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顶盖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极柱可移动的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板、受力变形的弹性体以及极柱,弹性体呈上下布置穿设在顶盖板上,弹性体中具有贯穿孔,贯穿孔呈上下布置贯穿弹性体,极柱固定在贯穿孔中,极柱的上端延伸至顶盖板的上方,极柱的上端焊接有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的极片,极柱的下端延伸至顶盖板的下方,极柱的下端焊接有与电芯电性连接的连接片;通过极柱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极柱的下端焊接有与电芯电性连接的连接片,当极片或者极柱的上端受到挤压或者其他外力作用时,极柱将力传递给弹性体,弹性体发生变形,极柱随着弹性体的变形而移动,实现极柱对外力的缓冲,避免极柱与连接片的连接处发生变形或者断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电池顶盖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极柱可移动的电池顶盖。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传统的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板、极柱、极片以及连接片,极柱通过铆接或者焊接等方式固定在顶盖板上,极柱分别与极片以及连接片焊接固定,极片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连接片与电芯电性连接。
上述的电池顶盖,由于极柱被固定在顶盖板上,当极片或者极柱受到外部的挤压或者其他外力作用时,极柱与连接片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发生变形甚至断裂,导致电池顶盖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极柱可移动的电池顶盖,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顶盖的极柱与连接片的连接处容易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极柱可移动的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板、受力变形的弹性体以及极柱,所述弹性体呈上下布置穿设在所述顶盖板上,所述弹性体中具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呈上下布置贯穿所述弹性体,所述极柱固定在所述贯穿孔中,所述极柱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顶盖板的上方,所述极柱的上端焊接有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的极片,所述极柱的下端延伸至所述顶盖板的下方,所述极柱的下端焊接有与电芯电性连接的连接片。
进一步地,所述贯穿孔的上端朝内收缩形成收缩段,所述极柱的上端朝上延伸形成上延段,所述贯穿孔的收缩段抵接所述极柱的上延段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极柱的上延段延伸至所述弹性体的上方,所述极片套设在所述上延段,且与所述上延段焊接固定,所述上延段的上端面与所述极片的上端面呈平齐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极片的下表面与所述弹性体的顶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贯穿孔的下端朝外凹陷形成连接槽,所述连接片嵌入所述连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板具有穿设孔,所述穿设孔自上而下贯穿所述顶盖板,所述弹性体具有穿设在所述穿设孔中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穿设孔的壁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朝上延伸形成呈圆柱状的上端部,所述弹性体的上端部处于所述顶盖板的上方,所述上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穿设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的上端部具有朝下的下表面,所述弹性体的上端部的下表面与所述顶盖板的上端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朝下延伸形成呈圆柱状的下端部,所述弹性体的下端部处于所述顶盖板的下方,所述下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穿设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的下端部具有朝上的上表面,所述弹性体的下端部的上表面与所述顶盖板的下端面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56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