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机器人机体喷淋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6999.3 | 申请日: | 2019-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2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常建;王亚辉;金常伟;常善强;许东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F25D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机器人 机体 喷淋 降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防机器人机体喷淋降温装置,其包括喷水管、电磁阀、连接件和分流盘。所述喷水管与消防机器人机体上的高压水管连通,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喷水管与高压水管的连通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盘、连接臂和连接块,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喷水管端部同轴固接,所述连接盘上开设有一喷水口,所述连接臂与所述连接盘固接,所述连接块固接所述连接臂上,所述分流盘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不易对消防机器人机体降温效果造成影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防机器人机体喷淋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隧道、地铁等建设的不断增多,油品、燃气、化工原料等引起的毒气泄漏、爆炸及火灾等灾害不断增加,利用消防灭火机器人搭载消防水炮等灭火设备,可远程对消防灭火机器人进行遥控,从而代替消防人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浓烟等危险灾害事故现场进行探测、搜救和灭火,可有效解决消防人员在上述场所面临的人身安全、现场数据信息采集不足等问题,为灭火救援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消防机器人在进入火灾现场实施灭火时,由于现场环境温度较高,从而会使消防机器人的机体本身过热,以致于影响消防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所以消防机器人上一般都会装有喷淋装置,可利用其喷出的水雾来为消防机器人的机体降温,现有技术中可参照公开号为CN105597255B所公开的一种消防灭火机器人双层水幕自喷淋降温装置,其由顶盖部分、主轴部分、中间导流部分和底座部分组成。双层水幕自喷淋降温装置通过一个电磁阀安装于消防机器人水炮主管路上,当消防机器人进入火场进行消防作业时,受火场热辐射影响,机器人自身温度升高,此时遥控开启电磁阀进行自喷淋降温。本发明提供的消防灭火机器人双层水幕自喷淋降温装置采用双层水幕设计,可消耗最小流量的水起到降温作用,从而保证消防机器人安全可靠工作。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同样也适合其他采用喷淋降温的场合。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的一种消防灭火机器人双层水幕自喷淋降温装置,会将高压水雾化然后再喷出来,所以喷出来的水会呈雾状分布,即喷出来的为水雾,当火灾现场的温度较高或有热浪时,水雾会由于高温的作用而瞬间蒸发,从而影响喷淋装置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影响到消防机器人的降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机器人机体喷淋降温装置,它具有不易对消防机器人机体降温效果造成影响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消防机器人机体喷淋降温装置,其包括喷水管、电磁阀、连接件和分流盘。所述喷水管与消防机器人机体上的高压水管连通,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喷水管与高压水管的连通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盘、连接臂和连接块,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喷水管端部同轴固接,所述连接盘上开设有一喷水口,所述连接臂与所述连接盘固接,所述连接块固接所述连接臂上,所述分流盘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盘的设置,可使由喷水管喷出的高压水流直接冲击到分流盘上,并由分流盘甩出,且甩出水的状态为水流或水滴,从而在对消防机器人机体进行降温时,相比于水雾,水流或水滴不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瞬间蒸发,从而不易对消防机器人机体降温效果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盘分为迎水面与导水面,所述迎水面上开设有多个缓冲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孔的设置,可使高压水流在冲击分流盘时,减小一部分高压水流对分流盘的冲击力,从而能够一定程度的保护分流盘的使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分流盘转动连接,所述分流盘迎水面上倾斜设有多个导向板,多个所述导向板呈环形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6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