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针灸用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7947.8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0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晓平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B50/22;A61L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志敏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内科 针灸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内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内科针灸用辅助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针灸针在使用后消毒不便,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包括支撑架、伸缩杆、托盘、照明灯和消毒箱,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两对滚轮,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顶部连接在撑板的底部,撑板的上部螺栓固定有固定板,且撑板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上部放置有消毒箱,消毒箱的内腔中设置有通过拉杆控制位置高度的置物网,所述固定板背向所述消毒箱的一端焊接有连杆和固定块,且连杆的一端螺栓固定在托盘上。在拉杆的连接作用下,使置物网移动置于消毒箱内,并使针灸针浸没在灭菌剂中,对使用结束的针灸针起到浸泡消毒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内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内科针灸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医内科,针灸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治疗方法,针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医疗方法,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针灸过程中,医生需要一手拿着针柄,另一只手固定针体,以这种方式对患者进行施针,而且,如果消毒不彻底,手部沾染病菌很容易造成感染,进而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治疗效果。
目前中医内科在用针灸进行医疗时,需要对针灸的的针进行杀菌消毒后,才能进行针灸。但是目前针通常都装在器械盒里,由于这类小器械体积特别小,在消毒时的移动十分不便,如果操作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进而在使用时容易造成细菌感染,目前的针灸辅助装置大多数在临床前,不能使用后对针进行快速的辅助针进行消毒杀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针灸针在使用后消毒不便,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用辅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用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架、伸缩杆、托盘、照明灯和消毒箱,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两对滚轮,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顶部连接在撑板的底部,所述撑板的上部螺栓固定有固定板,且撑板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上部放置有消毒箱,所述消毒箱的内腔中设置有通过拉杆控制位置高度的置物网;
所述固定板背向所述消毒箱的一端焊接有连杆和固定块,且连杆的一端螺栓固定在托盘上,所述固定块上螺栓固定有安装块,且安装块上螺纹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套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一端连接在照明灯上。
优选的,所述撑板和所述固定板相互垂直,且所述消毒箱放置在撑板的上部,并抵在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置物网活动卡接在所述消毒箱的内腔中,且置物网的目数为200目。
优选的,所述置物网的上部固定胶接有拉杆,且拉杆的上部开设有插孔,插孔内插接设置有插杆,并且插杆通过插接在竖板上延伸至所述拉杆上。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有固定杆体和活动杆体,且活动杆体穿过固定杆体延伸固定在所述撑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托盘上铺设有医用棉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拉杆的连接作用下,使置物网移动置于消毒箱内,并使针灸针浸没在灭菌剂中,对使用结束的针灸针起到浸泡消毒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可以将使用前的针灸针置于托盘上,方便对针灸针进行拿取,并且在将针灸针从患者身上取下后,也可以将针灸针放置在托盘的医用棉垫上,方便后续将针灸针进行统一消毒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用辅助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用辅助装置的撑板上部连接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内科针灸用辅助装置的撑板和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晓平,未经徐晓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7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倾装置的液体化学原料转运桶
- 下一篇:啤酒酿造机用料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