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转杯纺纱机上的控制纱线张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99855.3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2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宥融;张宇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10 | 分类号: | D01H13/10;D01H15/00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丁建清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纺纱机 控制 纱线 张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转杯纺纱机上的控制纱线张力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纺杯传感器、引纱装置、探纱器、吸纱装置及卷绕装置,所述吸纱装置包括吸纱管、集气管、用于控制集气管端口通断的阀门及用于使集气管、吸纱管产生负压的步进电机,所述集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若干吸纱管且所述吸纱管连通于集气管;转杯纺纱机上设有机头显示器、与机头显示器双向连接的机头控制器及设于每节机身的机身控制板,每节机身的机身控制板与机头控制器通过数据总线双向连接,每节机身控制板的输入端连接设于该节机身的若干纺杯传感器,每节机身控制板的输出端连接该节机身的步进电机,通过上述设置,能有效控制纱线张力并提高成纱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转杯纺纱机上的控制纱线张力装置。
背景技术
转杯纺纱机的纺纱原理是将纤维条开松成单纤维,单纤维随气流输送到高速回转的转杯内,在凝聚槽内与引纱纱尾接触缠绕,被加捻成纱,由引纱轴和引纱皮辊组成的引纱罗拉夹持引出,再由卷绕装置直接绕成纱筒。
传统转杯纺纱机接头启动后存在短暂纱线张力不足的问题,进而影响了纱筒成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保证正常纱线卷绕张力、提高纱筒成型质量的转杯纺纱机接头卷绕的控制纱线张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转杯纺纱机上的控制纱线张力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纺杯传感器、引纱装置、探纱器、吸纱装置及卷绕装置,所述吸纱装置包括吸纱管、集气管、用于控制集气管端口通断的阀门及用于使集气管、吸纱管产生负压的步进电机,所述集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若干吸纱管且所述吸纱管连通于集气管;转杯纺纱机上设有机头显示器、与机头显示器双向连接的机头控制器及设于每节机身的机身控制板,每节机身的机身控制板与机头控制器通过数据总线双向连接,每节机身控制板的输入端连接设于该节机身的若干纺杯传感器,每节机身控制板的输出端连接该节机身的步进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管为凵型结构的管道,所述集气管的两端对应设于该节左侧机身与右侧机身,所述集气管设有连通于集气管的若干吸纱管。
进一步地,每节机身的机身控制板内均设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用于接收该节机身的若干纺杯传感器的发出的信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用于转杯纺纱机上的控制纱线张力装置,通过机身控制板控制步进电机打开阀门,吸纱管将张力不足未被卷绕的纱线吸入吸纱管暂存,从而保证纱筒的松紧度和成型,另一方面,每一节机身控制板单独控制一个步进电机,进而不影响整机的负压量,能有效控制纱线张力,单节独立控制,一节里面任何一只纺杯传感器探测到接头信号都能触发动作,更大限度降低整机工艺负压的变化,提高成纱质量且控制精准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头显示屏、机头控制器及若干机身控制板的连接关系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身控制板、步进电机及若干纺杯传感器的连接关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998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工程地质裂缝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错位旋转轴机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