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凝式脱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0580.0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5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徐连春;李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80;B01D53/96;B01D53/26;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高福勇 |
地址: | 2100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 脱硫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式脱硫系统,包括塔体,包括与所述塔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进液安装口、出液安装口、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喷淋组件,安装于所述进液安装口内,其内端伸入所述塔体内,外端位于所述塔体的外部;循环泵,其包括吸液口和排液口,所述吸液口通过第一循环管与所述出液安装口连接,所述排液口通过第二循环管与所述喷淋组件的外端连接;换热器,正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循环管的中段;以及,冷凝式除雾器,设置于所述塔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烟气出口和喷淋组件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脱硫效率,同时降低烟气的含水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脱硫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进一步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浓度的冷凝式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消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控制大气二氧化硫污染、保护大气环境质量,是目前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国家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以水泥行业为例,二氧化硫排放限值从200mg/Nm3降至100mg/Nm3,再降至目前的50mg/Nm3,部分地区甚至要求排放限值35mg/Nm3。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颇多,分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等,其中末端治理为主要选择方式。末端治理中烟气脱硫的方法很多,根据物理及化学的基本原理,大体上可分为吸收法、吸附法及催化法三种。吸收法是净化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吸收法又分为干法和湿法,并以湿法脱硫为主。
湿法脱硫吸收技术中,吸收塔系统为该技术的核心装备,吸收塔系统的设计决定了该系统的脱硫效率。基于目前二氧化硫排放限值日益严格的情况,如何在不对吸收塔系统进行大幅改造的前提下,提高脱硫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为保证环保排放指标,提高脱硫效率,湿法脱硫吸收系统需要在不明显增加设备投入和运行成本的条件下做进一步优化,需要提供一种冷凝式脱硫系统,提高现有系统的脱硫效率。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凝式脱硫系统,其将换热器与循环管路相结合,在保留传统空塔喷淋技术优点的同时,通过降低与烟气接触的浆液反应温度,从而降低工况烟气量和烟气流速,提高烟气与浆液的反应停留时间,并提高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溶解吸收效率,同时降低饱和烟气的含水量,从而提高脱硫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凝式脱硫系统,其包括:塔体,包括与所述塔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进液安装口、出液安装口、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喷淋组件,安装于所述进液安装口内,其内端伸入所述塔体内,外端位于所述塔体的外部;循环泵,其包括吸液口和排液口,所述吸液口通过第一循环管与所述出液安装口连接,所述排液口通过第二循环管与所述喷淋组件的外端连接;换热器,正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循环管的中段;以及,冷凝式除雾器,设置于所述塔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烟气出口和喷淋组件之间。
作为本发明所述冷凝式脱硫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液安装口设置于所述出液安装口以及烟气进口的上部;所述出液安装口设置于所述塔体的底部;所述烟气出口设置于所述塔体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冷凝式脱硫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换热器包括所述浆液进口、浆液出口、冷却液进口以及冷却液出口,所述浆液进口与浆液出口之间还连接有位于所述换热器内部的螺旋浆液通道,所述螺旋浆液通道的夹层之间具有冷却液通道,所述冷却液通道分别与所述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0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全自动样本处理设备的试管加盖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药材提纯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