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洋环境下钢结构应变监测的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0954.9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8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郭树华;徐烨;陈姗姗;李逸聪;杨万伦;王林;裴泽伟;季香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东台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G01M13/00;E02D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叶绮玲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环境 钢结构 应变 监测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钢结构应变测试领域的一种海洋环境下钢结构应变监测的测试装置,技术方案为:包括应变计、应变计支座、应变计保护罩、电缆保护钢管和外保护钢密封罩;应变计支座固定在钢结构上,应变计固定在应变计支座上;应变计保护罩内部填满硅胶,罩在应变计和应变计支座上,并固定在钢结构上;应变计的电缆从应变计保护罩穿出并穿过电缆保护钢管,电缆保护钢管固定在钢结构上且两端密封;外保护钢密封罩罩住应变计保护罩和电缆保护钢管的电缆穿入端;外保护钢密封罩密封固定在钢结构上,并与电缆保护钢管的接触处密封连接。其提供一种安装方法简便、耐久性好、长期稳定性好的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钢结构应变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环境下钢结构应变监测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基础是海工建筑物如海上升压站及海上石油平台常见的基础之一,其长期处于海洋环境中,需要承受自重、上部荷载以及浪、潮、流产生的荷载,因此对钢结构基础的应变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海洋环境下一般采取槽钢罩住应变计及其电缆、槽钢直接焊接在钢结构上的方法,此种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①先固定应变计及电缆,后焊接槽钢,焊火和高温可能会使应变计及电缆受到破坏;
②没有对应变计进行缓冲保护,基础安装和吊装时的振动可能会使应变计受到破坏;
③为避免槽钢焊接破坏应变计及电缆,槽钢尺寸需偏大,造成钢材和防腐材料的浪费;
④槽钢需要满焊在钢结构上,满焊区域较大,耗费工时较长。
由于存在上述缺陷,导致很难得到钢结构基础应变的完整、长期、稳定的资料。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法简便、耐久性好、长期稳定性好的海洋环境下钢结构应变监测的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应变计、应变计支座、应变计保护罩、电缆保护钢管和外保护钢密封罩;应变计支座固定在钢结构上,应变计固定在应变计支座上;应变计保护罩内部填满硅胶,罩在应变计和应变计支座上,并固定在钢结构上;应变计的电缆从应变计保护罩穿出并穿过电缆保护钢管,电缆保护钢管固定在钢结构上且两端密封;外保护钢密封罩罩住应变计保护罩和电缆保护钢管的电缆穿入端;外保护钢密封罩密封固定在钢结构上,并与电缆保护钢管的接触处密封连接。
上述方案中,密封固定或连接的方式有焊接、打胶、强力胶水粘贴等现有技术实现。应变计可包括差阻式应变计或振弦式应变计等。外保护钢密封罩形状不限,只需要和电缆保护钢管互相密封衔接,把内部的应变计保护罩、电缆包裹密封固定在钢结构上即可。应变计保护罩形状不限,只需要把应变计和应变计支座包住,然后固定在钢结构上即可,与钢结构的连接可密封,也可不密封。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外保护钢密封罩内填充三防布。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所述电缆保护钢管内应充满环氧树脂。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所述电缆保护钢管通过多个钢垫块每隔一段距离焊接在所述钢结构上。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所述电缆保护钢管两端有内丝扣,内丝扣上固定有填料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测试装置可以较好地避免设备电缆受焊火影响,在钢结构施工、吊运和海上运行过程中对装置有较好的保护,节约钢材和防腐材料,测量操作较为简便,适合在行业内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东台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东台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09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