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履带联拉机的钳嘴装置及履带联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1185.4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7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平;李越;黄强;张李清;杨金波;阮哲峰;郭宇晗;楼永;郦天俊;张凌莎;周松涛;赵海;蒋狄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铜加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28 | 分类号: | B21C1/28;B21C1/2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任翠月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 联拉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履带联拉机的钳嘴装置及履带联拉机,属于机械加工,装置重量轻耗能低,能稳定、灵活地夹持或放松管材,本实用新型的钳嘴装置,包括钳口座,所述钳口座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滑座,所述滑座上设有滑块,所述钳口座前端设有敞开的钳嘴口,所述钳嘴口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钳嘴口之间位于所述隔板下方滑动安装钳嘴座,所述滑块位于所述隔板上方与所述钳嘴座通过销轴连接,所述钳口座上设有与所述滑块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滑块来带动所述钳嘴座夹持或放开管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履带联拉机的钳嘴装置及履带联拉机。
【背景技术】
履带联拉机通过履带组件拉拔管材,在拉拔的初始阶段时,仅仅依靠履带组件本身将刚刚经过外模成型的管材夹住并传输较为不易,夹持住的管材只有一小段,在传输时容易因为夹持力度不足而出现打滑,磨损管材的表面,并且,外模距离履带组件有着不短的距离,延伸的管材可能会发生偏移,若是靠人工扶正,极为不安全,因此使用可夹持住管材、并可以带着管材移动,方便履带组件夹持、拉拔管材的小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小车需要满足夹持力大并且灵活、稳定,在此基础上,减少移动小车的消耗的能源也是需要得到尽量的满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履带联拉机的钳嘴装置及履带联拉机,装置重量轻耗能低,能稳定、灵活地夹持或放松管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履带联拉机的钳嘴装置,包括钳口座,所述钳口座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滑座,所述滑座上设有滑块,所述钳口座前端设有敞开的钳嘴口,所述钳嘴口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钳嘴口之间位于所述隔板下方滑动安装钳嘴座,所述滑块位于所述隔板上方与所述钳嘴座通过销轴连接,所述钳口座上设有与所述滑块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滑块来带动所述钳嘴座夹持或放开管材。
拉拔管材时,钳嘴装置的钳口座带有夹持管材的钳嘴座以及控制钳嘴座夹持或放开管材的驱动装置,钳口座移动时便可以带着驱动装置以及钳嘴座同步移动,钳嘴座夹持着管材时,钳口座在移动的同时还可以带着管材移动,因此在开始拉拔管材时,钳嘴装置能够夹持住管材的端部,钳嘴座夹紧管材形成制头,之后伴随着钳嘴装置的移动,完成初始阶段的管材拉拔,随后开始正常拉拔管材。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滑块并控制所述滑块滑动。气缸的体积小重量轻,不会给钳嘴装置增加过大的负重,因此钳嘴装置移动较为轻松,气缸产生的力足够推动滑块的移动,油缸以及电缸的体积过大,并且价格高,不适于安装在需要经常移动的部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拨杆,所述拨杆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推杆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通过第二转轴转动配合,所述拨杆与所述钳口座之间通过第三转轴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三转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转轴之间的距离。气缸的活塞推杆能够推动拨杆以第三转轴为圆心转动,拨杆转动的同时可以带动滑块移动,滑块与拨杆之间的运动为相对转动,第二转轴作为滑块与拨杆的连接件,使得滑块能够被拨杆带动,气缸的活塞推杆与拨杆之间的运动也为相对转动,第一转轴使得活塞推杆的伸缩较为轻松,由于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的距离,两部分的力矩相同,但是很明显作用在滑块上的力更大,气缸施加的力将会更大,管材能够夹持的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钳口座侧部端面设有气缸座,所述气缸与所述气缸座转动配合。由于拨杆是以第三转轴为圆心转动的,因此拨杆端部的移动轨迹为弧形,与拨杆端部转动配合的活塞推杆的端部的运动轨迹也是弧形,但是活塞推杆与气缸保持一条直线,气缸与气缸座的转动配合,使得气缸能够在气缸座上沿水平方向转动,活塞推杆就可以带动拨杆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铜加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铜加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11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腔镜手术用电钩
- 下一篇: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废料收集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