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后支架推持稳定的健腹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1306.5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3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谢昱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昱顺 |
主分类号: | A63B22/20 | 分类号: | A63B22/20;A63B23/02 |
代理公司: | 金华婺道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3 | 代理人: | 陈潇缙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后 支架 稳定 健腹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后支架推持稳定的健腹轮,特点是包括把手管体、滚轮组件、电机组件和驱动齿轮,滚轮组件套设在把手管体上并与其转动连接,电机组件固定设置在把手管体上,驱动齿轮套设在把手管体上并与其转动连接,驱动齿轮与电机组件的输出端相啮合,驱动齿轮与滚轮组件固定连接并带动滚轮组件运动,把手管体上还设置有辅助轮组件,辅助轮组件包括支撑部件、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分别位于滚轮组件的前后两侧,第一滑轮的最底点、第二滑轮的最底点与滚轮组件的最底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优点是可以更好的辅助使用者使用,防止发生向前倾倒的情况,设置有辅助轮组件,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腹轮,尤其是涉及一种前后支架推持稳定的健腹轮。
背景技术
健腹轮是一种可锻炼肌肉、关节并能减轻体重的小型推动器。材质一般为优质工程塑料,其设计简洁、外形美观、坚固耐用而且使用方便,通常用于锻炼腹部、腰臀部及手臂上等身体各部位的赘肉,其锻炼时所需要的场地简单,便于居家使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些刚接触健腹轮的人在锻炼时,由于没有足够大的力量控制住健腹轮经常发生迅速向前倾倒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的辅助使用者的前后支架推持稳定的健腹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后支架推持稳定的健腹轮,包括把手管体、滚轮组件、电机组件和驱动齿轮,所述的滚轮组件套设在所述的把手管体上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的电机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把手管体上,所述的驱动齿轮套设在所述的把手管体上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的驱动齿轮与所述的电机组件的输出端相啮合,所述的驱动齿轮与所述的滚轮组件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的滚轮组件运动,所述的把手管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的电机组件电连接的电源,所述的把手管体上还设置有辅助轮组件,所述的辅助轮组件包括支撑部件、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的第一滑轮和所述的第二滑轮分别位于所述的滚轮组件的前后两侧,所述的第一滑轮的最底点、所述的第二滑轮的最底点与所述的滚轮组件的最底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支撑部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的第一侧板和所述的第二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滚轮组件的两侧,所述的第一侧板中间部处和所述的第二侧板的中间部处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把手管体上,所述的第一横杆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侧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的第二侧板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的第一滑轮套设在所述的第一横杆上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横杆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侧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的第二侧板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的第二滑轮套设在所述的第二横杆上并与其转动连接,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设置在滚轮组件的前后两侧,使健腹轮整体的稳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一侧板与所述的第二侧板的结构相同均呈倒“V”状,具有更好的支撑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把手管体的端部套设有把手套,所述的把手套,所述的把手套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的电源的电源控制开关,所述的电源与所述的电源控制开关电连接,电源控制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开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安装座和电机,所述的电机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把手管体上并位于其正下方,所述的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的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齿轮,所述的输出齿轮与所述的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电源电连接,电机能有效的辅助使用者使用,防止发生向前倾倒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滚轮组件包括相适配的第一盖轮、第二盖轮和滚轮防滑套,所述的驱动齿轮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的第一盖轮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孔相适配的固定柱,所述的固定柱插设在所述的安装孔内,所述的滚轮防滑套套设在所述的第一盖轮与所述的第二盖轮之间,增加驱动齿轮和第一盖轮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驱动齿轮和第一盖轮发生相对转动,增大第一盖轮以及第二盖轮和地面间的摩擦力,防止发生打滑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昱顺,未经谢昱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13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循环脱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制品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