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碳汇林管理的林业调查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1505.6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1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丁壮;吴海波;丁兵;张鹏;沈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15003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碳汇林 管理 林业 调查 工具 | ||
一种用于碳汇林管理的林业调查工具,涉及碳汇林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方形框架,还包括立杆,所述方形框架由四根等长的刚性管围成,刚性管内穿有弹力绳,四根刚性管通过一根封闭的弹力绳串联成所述的方形框架;所述立杆的下端通过上述的弹力绳串联在所述方形框架的一个节点处,所述立杆的上部连接有三根无弹性的软绳,三根软绳的下端分别连接在除立杆所在节点外的另外三个节点处的软绳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弹力绳串起四根刚性管来围成方形框架,并利用三角形原理使刚性管自然下垂后便可形成一个形状标准的方形框架,不但操作方便,而且可折叠收纳,占用空间极小。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立杆和手柄,通过手握手柄即可使用,无需弯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汇林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碳汇林管理的林业调查工具。
背景技术
在碳汇林管理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样方器,通过样方器可快速地在地表标记出一个方形的样本区,以便对样本区内的植被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然而,传统的样方器通常为一个方形框架,占用空间比较大,不易携带,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便于携带的样方器。另外,传统的样方器使用时需要弯腰操作,给使用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碳汇林管理的林业调查工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碳汇林管理的林业调查工具,包括方形框架,还包括立杆,所述方形框架由四根等长的刚性管围成,刚性管内穿有弹力绳,四根刚性管通过一根封闭的弹力绳串联成所述的方形框架;
所述立杆的下端通过上述的弹力绳串联在所述方形框架的一个节点处,所述立杆的上部连接有三根无弹性的软绳,三根软绳的上端交于一点,三根软绳的下端分别连接在除立杆所在节点外的另外三个节点处的软绳上。
作为替换方案,所述方形框架的四个节点处各设置有一个90°的弯头,所述刚性管的端部插在弯头内,所述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弯头上,所述的三根软绳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弯头上。所述立杆的顶端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弹力绳串起四根刚性管来围成方形框架,并利用三角形原理使刚性管自然下垂后便可形成一个形状标准的方形框架,不但操作方便,而且可折叠收纳,占用空间极小。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立杆和把手,通过手握手柄即可使用,无需弯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立杆与方形框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方形框架的节点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方形框架,2-软绳,3-立杆,4-把手,5-刚性管,6-弹力绳,7-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包括方形框架1,还包括立杆3,所述方形框架1由四根等长的刚性管5围成,刚性管5内穿有弹力绳6,四根刚性管5通过一根封闭的弹力绳6串联成所述的方形框架1。这种结构的方形框架1既能保证方形框架的形状,又能任意折叠收纳,使方形框架1中的四根刚性管5平行排布成一束,大幅缩小了方形框架1对空间的占用,提高了便携性。
所述立杆3的下端通过上述的弹力绳6串联在所述方形框架1的一个节点处,所述立杆3的上部连接有三根无弹性的软绳2,三根软绳的上端交于一点,三根软绳2的下端分别连接在除立杆3所在节点外的另外三个节点处的软绳2上。将三根软绳调整至适当长度,使四根刚性管5在软绳2的牵引下处于一个平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15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结炉的快速降温冷却装置
- 下一篇:防冰冻风向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