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集成化的除湿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1662.7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8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尧春;王兆生;方倩;陈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天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28;B01D5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曹立成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化 除湿 元件 | ||
一种高集成化的除湿元件,包括截面呈“匚”形的绝缘外壳,绝缘外壳的内侧底面上成型有圆形的第一凹台,第一凹台的底面成型贯穿绝缘外壳的外端面的通孔,第一凹台一侧的侧壁上成型有矩形的第一槽口,绝缘外壳相对的两侧内壁上成型有斜卡块;绝缘外壳的第一凹台内插接有环形的弹性圈和第一导电圈,第一导电圈的一侧成型有第一电极片,第一电极片插设在绝缘外壳的第一槽口内;第一导电圈的前端面上抵靠有除湿膜,除湿膜的前端面上抵靠有吸湿器,吸湿器的前端面上抵靠有环形的第二导电圈,第二导电圈与第一导电圈上第一电极片相对的一侧成型有第二电极片。它方便除湿元件的组装,同时增设有吸湿结构,能提高除湿元件的除湿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集成化的除湿元件。
背景技术:
除湿器,顾名思义,是用于消除湿气的装置。目前一些精密仪器上均需要使用到小型的除湿器,其除湿器一般圆形的扣件,主要利用电解除湿;但目前的除湿器结构较为复杂,组装过程中较为麻烦;同时没有有效的聚湿结构,消除湿气的效果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种高集成化的除湿元件,其方便除湿元件的组装,同时增设有吸湿结构,能提高除湿元件的除湿效果。
一种高集成化的除湿元件,包括截面呈“匚”形的绝缘外壳和环形的绝缘内壳,绝缘外壳的内侧底面上成型有圆形的第一凹台,第一凹台的底面成型贯穿绝缘外壳的外端面的通孔,第一凹台一侧的侧壁上成型有矩形的第一槽口,所述绝缘外壳相对的两侧内壁上成型有斜卡块;绝缘外壳的第一凹台内插接有环形的弹性圈和第一导电圈,第一导电圈的一侧成型有与第一导电圈相垂直的第一电极片,第一电极片插设在绝缘外壳的第一槽口内;所述第一导电圈的前端面上抵靠有除湿膜,除湿膜的前端面上抵靠有吸湿器,吸湿器的前端面上抵靠有环形的第二导电圈,第二导电圈与第一导电圈上第一电极片相对的一侧成型有第二电极片;
所述绝缘内壳的后端面上成型有圆形的第二凹台,第二凹台相对的两侧内壁上成型有第二槽口,第二槽口的底面上成型贯穿绝缘内壳前端面的插槽;所述绝缘内壳相对的外壁上成型有斜卡槽,除湿膜、吸湿器和第二导电圈均插设在绝缘内壳的第二凹台内;所述的绝缘内壳插接在绝缘外壳内,绝缘外壳上的斜卡块卡置在绝缘内壳的斜卡槽内;所述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分别插设在绝缘内壳的插槽内并露出绝缘内壳的前端面。
优选的,所述绝缘外壳内壁的直径等于绝缘内壳外壁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绝缘外壳的斜卡块上成型有若干三角形的齿槽,绝缘内壳斜卡槽的内壁上成型有若干扣齿,扣齿卡置在绝缘外壳的齿槽内。
优选的,所述吸湿器和除湿膜均呈圆形,吸湿器或除湿膜的直径等于绝缘内壳上第二凹台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除湿膜、吸湿器和第二导电圈的厚度之和等于绝缘内壳上第二凹台的深度,第一导电圈和弹性圈的厚度大于绝缘外壳上第一凹台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的除湿膜采用EMA组件,吸湿器由两张炭纸和夹持在炭纸之间的干燥剂组成,所述吸湿器的炭纸上成型有若干透气小孔,两张炭纸的边缘相互粘贴在一起并夹持在除湿膜和第二导电圈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方便除湿元件的组装,同时增设有吸湿结构,能提高除湿元件的除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绝缘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天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天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16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毂电机用双横臂独立悬架
- 下一篇:可防止药物洒落的药盒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