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湿器的聚雾塔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2226.1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9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叶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维海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1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2 | 代理人: | 关健垣;罗景裕 |
地址: | 315604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湿器 聚雾塔 | ||
一种加湿器的聚雾塔,包括聚雾塔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贯通其顶部和底部的出雾通道,主体上设有位于出雾通道侧部并与出雾通道连通的进风通道。所述主体下部设置有位于出雾通道外侧的第一腔体;所述主体下部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腔体贯通主体的底部,主体上设置有覆盖在第一腔体底部的环形底盖,环形底盖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通水孔。所述主体上部设置有位于出雾通道外侧的第二腔体,进风通道位于第二腔体内。本实用新型聚雾塔有利于加湿器水雾的输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湿器的聚雾塔。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 104019515 A公开一种加湿器,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内设有雾化组件,上箱体内腔被分隔成出雾道和储水室,上箱体顶面设有出雾口,出雾道两端分别与雾化组件、出雾口气流相通。雾化组件包括:PCB板,分别与PCB板电连接的雾化器、风扇、控制面板以及电源插头,下箱体上还设有位于雾化器顶面侧边的浮子开关,浮子开关与雾化组件电连接,浮子开关在雾化器顶面水位较低时触发PCB板上的报警装置,起到提示缺水的作用,便于用户及时的像加湿器内加水。报警装置可以是控制面板上与PCB板电连接的发光元件,也可以是PCB板上连接的发声装置。雾化器顶面低于下箱体顶面,下箱体顶面设有与雾化器顶面配合的凹孔,储水室内的水从进出水口处流经浮子开关进入雾化器顶面。风扇设置在雾化器一侧,下箱体顶面设有连通风扇与出雾道的吹风道,吹风道顶端侧面设有吹风口,吹风口的高度位置高于下箱体顶面压强平衡时的水位高度,从而保证风扇不会进水。
其中,出雾道和雾化器之间为雾化腔体,雾化器运行时产生水雾,风扇经吹风道和吹风口向雾化腔体内鼓风,从而带动水雾向上输出至出雾道。问题在于,雾化腔体空间较大,水雾产生后充满雾化腔体,雾化腔体内部没有配置用于进一步聚集水雾的结构,导致产生的水雾不能及时快速地向上输出至出雾道外,影响加湿器的出雾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加湿器的聚雾配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器的聚雾塔,其有利于加湿器水雾的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加湿器的聚雾塔,包括设置在加湿器雾化水腔内的聚雾塔主体;
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贯通其顶部和底部的出雾通道,主体上设有位于出雾通道侧部并与出雾通道连通的进风通道;
所述进风通道至少部分高于雾化水腔的液面以使进风通道和出雾通道之间始终保持气路连通。
所述主体下部设置有位于出雾通道外侧的第一腔体;
所述主体下部的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腔体贯通主体的底部,主体上设置有覆盖在第一腔体底部的环形底盖,环形底盖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通水孔。
所述主体上部设置有位于出雾通道外侧的第二腔体,进风通道位于第二腔体内。
所述第二腔体贯通主体的顶部;
所述主体上设置有覆盖在第二腔体上的环形面盖,环形面盖上设置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通气孔。
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分隔板。
所述出雾通道包括贯通主体顶部的上通孔及连接在上通孔下方并贯通主体底部的下通孔。
所述第一腔体位于下通孔的外侧,第二腔体位于上通孔的外侧;
所述出雾通道连接在上通孔侧部。
所述上通孔的直径大于下通孔的直径。
所述进风通道一端贯通主体的侧面,进风通道另一端贯通至出雾通道的侧部,主体呈柱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维海,未经叶维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22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部防转压机油缸
- 下一篇:一种冷藏箱监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