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2667.1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3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水;张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健雄电气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02;G01R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李小叶 |
地址: | 2240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式 保护 测试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继电保护测试仪技术领域的一种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包括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壳体,所述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壳体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镶板,所述底板顶部均匀设置结构相同的缓冲件,所述底板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吸盘,两组所述支臂相对一侧外壁顶部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装配杆,本实用新型在长期手拿手臂酸痛时,可通过向外抽出固定销,拉动左右侧的固定公扣和固定母扣,拉出背带至指定长度,拉出后,通过固定销和固定盲孔的配合进行固定,通过固定公扣和固定母扣的卡合,通过背带即可背运携带该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在不使用背带时,可通过转动盘体收起,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保护测试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
背景技术
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采用单片微机技术,由自动同期数字毫秒表,逻辑控制单元,多功能数显单元,高精度数据采集及处理单元,电流、电压输出单元,过载及超量程保护单元等部分组成,自带打印及显示,测试过程全自动,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及工作效率,现有的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携带不便,使用麻烦,同时在携带或使用的过程中,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掉落时因为没有好的防护装置,易造成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损坏,大大降低了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使用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包括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壳体,所述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壳体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镶板,底部所述镶板的底部贴合设置有弧形弹性板,所述弧形弹性板底部贴合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均匀设置结构相同的缓冲件,且缓冲件顶部与弧形弹性板底部连接,所述弧形弹性板顶部左右侧均匀固定设置有阻尼球,且底部镶板的底部设置有与阻尼球配合的弧形凹槽,所述底板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吸盘,所述底板顶部四周均设置有限位导杆,且限位导杆顶端贯穿底部镶板,且四组限位导杆顶端均螺纹套接有限位块,所述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壳体左右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支臂,两组所述支臂相背一侧外壁顶部设置有结构相同的携带装配件,且支臂外壁开设有与携带装配件匹配的装配槽,且携带装配件嵌入装配槽内,两组所述支臂相对一侧外壁顶部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装配杆,且装配杆外壁套接有防滑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包括与弧形弹性板底部连接的套杆,所述弧形弹性板底部开设有与套杆匹配的盲孔,且套杆顶部与盲孔孔底固定连接,所述套杆底部活动插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底端与底板顶部连接,所述活动杆顶部固定设置有抵块,且抵块活动设置在套杆内,所述抵块顶部与套杆顶部内壁之间通过缓冲弹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携带装配件包括嵌入装配槽内的圆形壳体,所述圆形壳体远离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壳体一侧插接有转杆,且转杆靠近支臂的一端贯穿圆形壳体并通过轴承与圆形壳体靠近镶板的一侧内壁活动连接,转杆外壁套接有缠绕盘,且缠绕盘位于圆形壳体内,所述缠绕盘外壁缠绕设置有背带,且背带顶部依次贯穿圆形壳体顶部和支臂顶部,且圆形壳体顶部和支臂顶部均开设有与背带匹配的通口,转杆远离镶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盘体,且盘体上活动插接有固定销,所述圆形壳体远离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壳体的一侧环形阵列设置有与固定销匹配的固定盲孔。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盘外壁开设有环形的背带限位槽,左侧背带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设置有固定公扣,且右侧背带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设置有与固定公扣匹配的固定母扣。
进一步地,顶部和底部所述镶板的四周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设置有橡胶块。
进一步地,所述镶板的面积大于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壳体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健雄电气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健雄电气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26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