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变直径孔管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4985.1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7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柳俊;万梦华;张振礼;程波;杨赵停;沈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E02D3/10;E02D5/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预制 直径 孔管桩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变直径孔管桩结构,涉及预制管桩领域。针对现有相等孔径的桩身小孔不能将较深处桩体周围土体内增加的孔隙水快速排入管腔问题,沉桩过程中排孔隙水的同时桩周土体容易堵塞桩身小孔以及造成桩周土体流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桩壁设置开设若干孔径沿着管桩的轴向由桩顶至桩底逐渐增大的桩身小孔即变直径孔,能更快速的将超孔隙水排出,防止沉桩事故发生;通过在管桩壁的外侧包裹土工布,利用土工布的反滤和排水的作用,使得桩周土体内的超孔隙水和气体通过土工布的孔隙排入管内管腔,同时将土颗粒等拦截,防止土体堵塞桩身小孔,并能够保持桩身小孔范围内水土工程的稳定,防止局部范围内的水土流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管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变直径孔管桩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沿江和沿海地区,存在着深厚软基,预制管桩因其优越性被广泛用于我国各类建设工程的地基处理中。但是管桩沉桩过程产生的挤土效应会使桩周土体内的超孔隙水压力迅速上升,且随着桩体贯入深度的增加不断递增,从而造成断桩、土体位移等不良影响。
已有工艺:为减轻沉桩过程中产生的挤土效应、加快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现有的工艺技术是在管桩管壁上开设一些相等直径的桩身小孔,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内的超孔隙水可以通过桩身小孔排入管腔,同时通过水泵抽出以减轻挤土效应,减小超孔隙水压力值、加速其消散,达到减少沉桩事故的目的,但已有工艺仍存在以下不足:
1、已有工艺桩身开设的桩身小孔孔径相等,未考虑沉桩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与深度、桩身小孔开孔孔径间的关系,对于桩长较长的开孔管桩,相等孔径的桩身小孔不能很好的将较深处桩体周围土体内增加的孔隙水同时快速排入管腔。
2、已有工艺能有效减轻挤土效应的原因在于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内的超孔隙水可以通过管桩壁上的桩身小孔流入管腔,再用水泵将水排出,以减小土体内的超孔隙水压力。但是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会堵塞桩身小孔,若桩身小孔都被土体完全堵塞,就失去了桩身开孔的作用。
3、已有工艺在排孔隙水的同时会造成桩周不同土层的土体(如:淤泥质土)流失,也会存在一定的沉桩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变直径孔管桩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相等孔径的桩身小孔不能将较深处桩体周围土体内增加的孔隙水快速排入管腔问题,沉桩过程中排孔隙水的同时桩周土体容易堵塞桩身小孔以及造成桩周土体流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变直径孔管桩结构,包括管桩以及土工布,所述管桩包括一管桩壁,所述管桩壁内具有一个贯通桩顶与桩底的管腔,所述管桩壁上设有若干桩身小孔,所述桩身小孔的孔径沿着管桩的轴向由桩顶至桩底逐渐增大,所述土工布包裹于所述管桩壁的外侧。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变直径孔管桩结构中,所述桩身小孔的孔径比相邻的上一水平高度的桩身小孔的孔径大1/12~1/8。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变直径孔管桩结构中,所述土工布围绕管桩壁的外围包裹一圈,通过土钉固定土工布的搭接部分,且所述土工布与管桩壁两端齐平。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变直径孔管桩结构中,所述土工布的搭接宽度为0.2m以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变直径孔管桩结构中,所述土工布为涤纶短纤针刺土工布。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软基处理的预制变直径孔管桩结构中,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桩身小孔为一个,所有桩身小孔的连线与管桩的中心轴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4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