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5372.X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3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马涛;王开纪;王继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州市智星电力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冷却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缆冷却装置,包括底座和装置主体以及储液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牵引辊,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安装有第二牵引辊,所述第一牵引辊的顶部贯穿装置主体的内部延伸至第二牵引辊的顶部放置有电缆,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冷却仓与干燥仓,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贯通冷却仓的内部安装有排液管,整体装置结构简单且自动化监测增液,提高了冷却效率及冷却质量,降低了人工劳动力,冷却液回收利用,降低损耗,表面进行除水干燥,防止表面有冷却液粘连杂物,避免影响后续工序操作,且稳定性和实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绝缘层表面加工成型后,需要对其进行冷却处理,现有的电缆冷却装置,不便于自动化监测增液,无法保证电缆冷却的质量,且不具备冷却液回收利用,造成浪费,同时不对冷却后的电缆进行表面干燥容易粘连杂物,影响后续工序操作,因此需要一种电缆冷却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冷却装置,包括底座和装置主体以及储液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安装有第一牵引辊,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安装有第二牵引辊,所述第一牵引辊的顶部贯穿装置主体的内部延伸至第二牵引辊的顶部放置有电缆,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冷却仓与干燥仓,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贯通冷却仓的内部安装有排液管,所述冷却仓的顶部安装有喷液机构,所述喷液机构的顶部安装有高压水泵,所述冷却仓的内部位于电缆的上下两端安装有传送辊,所述冷却仓的内壁右侧安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冷却仓的内壁右侧安装有水泵,所述干燥仓的顶部安装有风机,所述干燥仓的内壁位于电缆的两侧安装有风扇,所述干燥仓的内部位于电缆的底部安装有吸水棉盒,所述干燥仓的底部设有集液池,所述集液池的内壁左侧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集液池的左侧通过连接管连接于水泵,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左侧安装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设有注液口,所述储液箱的基面设有容量观察窗,所述储液箱的底部通过供水管连接于高压水泵的顶部,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右侧设有进风口,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控制器面板。
优选的,所述注液口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容量观察窗的基面一侧设有刻度标。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面板上设有显示屏和若干控制按钮,且所述控制器面板与高压水泵、第一液位传感器、水泵、风机和风扇以及第二液位传感器内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液机构由安装架和供液支管以及喷头组成。
优选的,所述传送辊共设有多组。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的内侧设有防尘格栅网。
优选的,所述吸水棉盒的顶部设有吸水棉,且吸水棉盒的底部设有漏液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储液箱便于大容积存储冷却液供液冷却仓内使用,同时储液箱基面的容量观察窗,便于观察其内部的冷却液容量便于及时发现添加,保证供液需求,通过第一牵引辊与传送辊以及第二牵引辊进行传送电缆进过冷却仓内部的冷却液对电缆进行冷却,同时冷却仓内部的第一液位传感器对其内部液位进行监测,当冷却液消耗液位低于第一液位传感器时,控制高压水泵供液由喷液机构进行喷淋增液,同时对经过的电缆进行表面冷却,结构简单且自动化监测增液,提高了冷却效率及冷却质量,降低了人工劳动力。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干燥仓内部的风扇以及风机对经过的电缆进行表面风干干燥和风冷降温,同时吸水棉盒的吸水棉对电缆的表面进行除水干燥,防止表面有冷却液粘连杂物,避免影响后续工序操作,结构简单且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州市智星电力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滕州市智星电力电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53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