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性蚀刻液生产硫酸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6790.0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9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袁胜巧;谢付元;付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绿洲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3/10 | 分类号: | C01G3/10;C23F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李婷玉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性 蚀刻 生产 硫酸铜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酸性蚀刻液生产硫酸铜系统,包括废蚀刻液中和处理系统、结晶纯化提取系统和废水中和提取系统,所述废蚀刻液中和处理系统包括PCB蚀刻工序线、酸性蚀刻废液槽、碱性蚀刻废液槽、中和槽、沉淀槽和压滤机,所述结晶纯化提取系统包括搪瓷反应釜、结晶槽、热溶解反应釜、热过滤漏斗、抽滤洗涤器、烘干槽和硫酸铜储存罐,所述废水中和提取系统包括中和混凝池、陶瓷过滤器、吹脱塔、废液储存罐、氨水储存罐和污泥池。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酸碱中和的方式,将酸性蚀刻废液中的铜进行提取,并且采用化合反应生成新型硫酸铜,将生成的硫酸铜经过热溶解和热过滤的方式,制备出高纯度的硫酸铜,便于后期使用和存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蚀刻废液铜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酸性蚀刻液生产硫酸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保护被提上日程,日前全世界70%以上PCB线路板企业转移至中国发展,每天都产生大量的蚀刻废液,现在大部分处置企业通过采用酸性蚀刻液和碱性蚀刻液进行中和提取金属铜,该种提取金属铜的方式,提取的铜中杂质较多,提取出的铜无法直接储存,并且中和后排出的废水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如何寻求最经济、最环保的处置方法是每个处置企业的历史使命。
因此,发明一种酸性蚀刻液生产硫酸铜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性蚀刻液生产硫酸铜系统,通过采用酸碱中和的方式,将酸性蚀刻废液中的铜进行提取,并且采用化合反应生成新型硫酸铜,将生成的硫酸铜经过热溶解和热过滤的方式,制备出高纯度的硫酸铜,便于后期使用和存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酸性蚀刻液生产硫酸铜系统,包括废蚀刻液中和处理系统、结晶纯化提取系统和废水中和提取系统,所述废蚀刻液中和处理系统包括PCB蚀刻工序线、酸性蚀刻废液槽、碱性蚀刻废液槽、中和槽、沉淀槽和压滤机,所述结晶纯化提取系统包括搪瓷反应釜、结晶槽、热溶解反应釜、热过滤漏斗、抽滤洗涤器、烘干槽和硫酸铜储存罐,所述废水中和提取系统包括中和混凝池、陶瓷过滤器、吹脱塔、废液储存罐、氨水储存罐和污泥池,所述酸性蚀刻废液槽和碱性蚀刻废液槽均与中和槽相连接,所述搪瓷反应釜和中和混凝池均与压滤机相连接,所述吹脱塔和污泥池均与陶瓷过滤器相连接,所述废液储存罐和氨水储存罐均与吹脱塔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抽滤洗涤器与热溶解反应釜之间连接有滤液洗涤循环泵,所述抽滤洗涤器与中和混凝池之间连接有废液循环泵。
优选的,所述中和槽内部设置有PH值检测器,且PH值范围为5.2-5.5。
优选的,所述热溶解反应釜内部设置有新鲜纯水,所述热溶解反应釜、热过滤漏斗、抽滤洗涤器和滤液洗涤循环泵组成循环管路,且循环次数为2-3次。
优选的,所述酸性蚀刻废液槽为主原料设置,所述碱性蚀刻废液槽为PH值调节剂设置。
优选的,所述吹脱塔采用过饱和吹脱设备设置,所述陶瓷过滤器采用颗粒过滤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经过采用酸碱中和的方式,将酸性蚀刻废液中的铜进行提取,并且在提取过程中,采用化合反应生成新型硫酸铜,将生成的硫酸铜经过热溶解和热过滤的方式,制备出高纯度的硫酸铜,便于后期使用和存储。
2、本实用新型经过采用酸碱中和的方式,不仅提取出高纯度的硫酸铜,而且将提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废水,重新进行中和、过滤和吹脱的方式,将废水中的氨氮元素脱离,制备出制作新蚀刻液的原料,起到无三废排放,污染环境,和废水在利用,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系统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流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绿洲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绿洲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6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