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管道缺陷的复合套筒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7302.8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0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田茂;赵训宏;龙小翠;汪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闪复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7 | 分类号: | F16L55/17;F16L55/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中***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管道 缺陷 复合 套筒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气管道缺陷的复合套筒修复装置,包括修复装置本体,所述修复装置本体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安装有纤维布,所述套筒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安装在外套筒的内部,该油气管道缺陷的复合套筒修复装置设计合理,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管道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油气管道缺陷的复合套筒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输送管道经长期运行后,可能出现金属损失、夹层、裂纹、环焊缝异常以及凹陷等影响油气管道输送安全的缺陷,针对上述管道缺陷,可采用碳纤维、玻璃纤维以及凯夫拉纤维等复合材料进行补强修复,主要的施工工艺包括湿法缠绕、预成型和预浸料三种类型。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施工工艺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复合材料的湿法缠绕工艺需在施工现场将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按比例配制后涂刷至纤维布上,然后按照一定方向缠绕在含缺陷的管道上。施工质量受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同时当在大口径及需多层缠绕的管道上施工时,容易出现浸胶不足、管道底部树脂流挂或纤维层与管道粘结不牢等问题,严重影响管道缺陷的补强效果。
2、复合材料的预成型施工工艺通提前将复合材料预制成型,现场直接进行安装,但由于成型材料硬度较大,在安装过程中容易造成与管道的预紧力不足,导致管道缺陷的应力难以及时传递至套筒上。
3、复合材料的预浸料施工工艺通过预先将光固化环氧树脂浸润至纤维布,在现场遮光条件下直接缠绕至管道缺陷处,但由于光固化复合材料主要用于玻璃纤维布,并且光固化厚度一般较小,缠绕层数较多时需等待固化达到要求后再进行缠绕,施工时间较长,因此应用范围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管道缺陷的复合套筒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的同时能够通过复合材料的预成型套筒与湿法缠绕或预浸料套筒组合而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气管道缺陷的复合套筒修复装置,包括修复装置本体,所述修复装置本体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安装有纤维布,所述套筒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安装在外套筒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纤维布为碳纤维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套筒上设置有开口一,所述内套筒上设置有开口二,所述开口一与开口二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气管道缺陷的复合套筒修复装置,包括管道、套筒、纤维布、外套筒、内套筒、开口一、开口二。
1.该油气管道缺陷的复合套筒修复装置由复合材料的预成型套筒与湿法缠绕或预浸料套筒组合而成,复合套筒的内部预成型套筒主要用于承担管道缺陷的应力,外部的湿法缠绕或预浸料套筒主要用于确保预成型套筒与管道间的预紧力,可对管道缺陷起到很好的补强修复效果。
2.该油气管道缺陷的复合套筒修复装置通过配合使用有效增加固定程度,有效对破损的管道进行修复,使用便捷,功能多样。
3.该油气管道缺陷的复合套筒修复装置设计合理,适合推广,使用便捷,功能多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气管道缺陷的复合套筒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气管道缺陷的复合套筒修复装置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道、2-套筒、3-纤维布、4-外套筒、5-内套筒、6-开口一、7-开口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闪复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闪复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73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