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脚手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8168.3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3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殷晓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5/00 | 分类号: | E04G5/00;E04G5/14;E04G5/02;E04G1/24;E04G1/15;E04G5/16;E04G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马骁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脚手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包括固定座、防护结构、拆装结构和支撑柱,固定座底端的拐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之间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相对的一端均固定有加固柱,支撑柱的底端固定有卡接结构,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拆装结构,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结构,固定座内部的边缘位置处均固定有挡板,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且卡块一侧的固定座内部均设置有卡槽,挡板的底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支撑柱的外部均设置有防腐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防护结构,对固定座的四周进行保护,且通过设置有卡接结构,使得装置便于组装进行搬运,增强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脚手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人们常常需要在半空中进行工作,因此就需要使用相应的支撑装置,并且需要考虑其安全性,对支撑装置进行优化是必要的,且现有的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还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传统的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防护性不高,在工人使用的情况下安全得不到保障,危险性高;
传统的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不便于组装,体积过大不便于进行搬运,实用性不足,操作难度大;
第三,传统的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稳定性不足,由于底座过小,支撑面积不够,易出现倾斜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脚手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脚手架安全性差、搬运困难、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包括固定座、防护结构、拆装结构、以及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设置于固定座下表面拐角处,用于支撑固定座;
所述支撑柱通过拆装结构连接;
所述防护结构与固定座连接;
所述支撑柱之间通过设置有连接柱固定;
所述连接柱通过交错设置有加固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连接孔、挡板、固定孔、连接螺栓、卡槽和卡块,固定座内部的边缘位置固定有所述挡板,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且卡块一侧的固定座内部配合连接有卡槽,挡板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孔,固定座的边缘位置处均设置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内部均固定有连接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底座、螺旋支座和万向轮,
所述底座设置于支撑柱的底端,所述底座顶端的内部均设置有通槽,底座和支撑柱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部均螺接有固定螺栓;
所述万向轮设置于底座下端面;
所述螺旋支座穿设在底座的四个拐角处,且与底座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拆装结构设置于支撑柱的顶端,拆装结构的内部包括套筒、铰接座、第一通孔、第一固定块、第二通孔和第二固定块,
所述固定座底端的拐角位置处固定有所述套筒,支撑柱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有所述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不同的支撑柱连接起来,加固柱的两端均通过所述铰接座与连接柱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有爬梯。
进一步的,所述爬梯为软质爬梯。
进一步的,支撑柱的外部均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包括有亚磷酸氢钙、丙烯酸树脂和酚醛树脂,防腐层内部的一侧设置有亚磷酸氢钙,且亚磷酸氢钙的一侧设置有丙烯酸树脂,防腐层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酚醛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81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外机底盘及空调室外机
- 下一篇:一种矿山机械用碎石防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