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硫化氢气体安全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8369.3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3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敬永红;李书兵;刘成川;刘昊年;陈霞;张戈浩;吴铬;郑艳;蒋明丽;徐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8;B01D53/04;B01D53/52;B01D53/8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张立刚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氢 气体 安全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硫化氢气体安全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取样钢瓶、吸附罐和吸收装置,所述取样钢瓶用于盛装天然气样品,所述吸附罐内填充有固体脱硫剂,所述吸收装置内装有碱性溶液,所述吸收装置上还设置有与大气连通的排空管;还包括与取样钢瓶相连的洗气瓶,所述洗气瓶内装有清洗气体。本实用新型中的处理装置通过采用多种手段对天然气样品中的硫化氢进行有效去除,降低了所排放的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且能够对取样钢瓶内部进行清洗,将取样钢瓶内残留的硫化氢去除,避免对后续取样分析造成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化氢气体安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有毒气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呼吸系统、刺激黏膜,轻度中毒症状表现为畏光、流泪、眼刺痛、流涕、异物感、鼻咽灼热,并伴有头昏、头痛和乏力等症状;中度中毒后会立即出现头昏、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咳嗽、呼吸困难、喉部发痒、胸部压迫感、意识障碍等症状,眼刺激症状强烈,有流泪、畏光、眼刺痛的感觉;重度中毒时可能引发行动迟钝、意识模糊、昏迷及肺水肿脑水肿等状态,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在含硫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需要通过取样钢瓶进行取样,以及时对天然气组分、硫化氢含量进行分析。在对取样钢瓶分析完成后,需要及时处理取样钢瓶中的剩余含硫天然气,以便使取样钢瓶重复使用。目前所采用的处理方式包括在通风处直接放空或采用一次化学吸收后放空,无法有效去除硫化氢,且无法对取样钢瓶进行清洗,由于硫化氢密度较天然气大,因而取样钢瓶内仍残留有硫化氢,可能对后续取样分析造成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在处理取样钢瓶中的剩余含硫天然气时,现有处理方式无法有效去除硫化氢,且无法对取样钢瓶进行清洗的问题,提供一种硫化氢气体安全处理装置,该装置通过多种手段对天然气中的硫化氢进行有效去除,且能够对取样钢瓶进行清洗,将取样钢瓶内残留的硫化氢去除,避免对后续取样分析造成干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硫化氢气体安全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取样钢瓶、吸附罐和吸收装置,所述取样钢瓶用于盛装天然气样品,所述吸附罐内填充有固体脱硫剂,所述吸收装置内装有碱性溶液,所述吸收装置上还设置有与大气连通的排空管;还包括与取样钢瓶相连的洗气瓶,所述洗气瓶内装有清洗气体。
本实用新型先通过设置吸附罐,并采用固体脱硫剂脱除天然气中的硫化氢,再通过设置吸收装置,并采用碱性溶液与硫化氢发生化学反应,进一步吸收掉天然气中的剩余硫化氢,最后由排空管将处理后的天然气样品排放到大气中;同时通过设置洗气瓶,在取样钢瓶自有压力释放后,即可打开洗气瓶中的清洗气体将取样钢瓶内残留的硫化氢吹出;该装置通过多种手段对天然气样品中的硫化氢进行有效去除,降低了所排放的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且能够对取样钢瓶内部进行清洗,将取样钢瓶内残留的硫化氢去除,避免对后续取样分析造成干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吸收装置包括至少依次通过管道串接的一级吸收装置和二级吸收装置,所述排空管设置在所述二级吸收装置上。通过将吸收装置设置为依次通过管道串接的一级吸收装置和二级吸收装置,从而可以使得每一级吸收装置体积较小,进而便于整个处理装置的集成携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取样钢瓶与吸附罐之间设置有安全放空阀。当取样钢瓶出口端的管道气体压力过高时,该安全放空阀自动打开对气体进行放空,可避免压力过大造成后续设备超压运行,从而保证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洗气瓶与取样钢瓶之间、取样钢瓶与安全放空阀之间均设置有减压阀和节流阀。通过设置减压阀和节流阀,从而控制天然气在处理装置内的流量及压力,确保天然气中的硫化氢在处理装置内能够被充分吸收,可以进一步提高硫化氢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83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规整码放箱
- 下一篇:一种分节式熔化炉封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