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程高温加热型采样探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9332.2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4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刘秀柏;陈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承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5D2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程 高温 加热 采样 探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程高温加热型采样探杆,探杆内芯加设有前置过滤器,有效的解决在线分析系统的堵塞、腐蚀问题,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护频率,并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外层保护套和石棉保温层运用特殊工艺让二者紧密结合成一体结构,使用简单便捷,探杆内芯采用螺纹连接,便于更换内部加热元器件,螺旋槽用于固定加热元器件,增加加热元器件同探杆的接触面积,使得探杆受热均匀,探杆内芯镀特氟龙,特氟龙既可以防腐又可以减少待测气体吸附。温控单元和铂热电阻组合控制探杆加热元器件,温控单元内置固态继电器,精准控温,温控单元带故障反馈信号,操控人员可以实时监控探杆使用情况,可以根据需求旋转温控旋钮调节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样探杆,尤其是涉及一种全程高温加热型采样探杆。
背景技术
低温会导致现场CEMS测量系统数据偏低,为保证系统测量数据原始性不变和不被水汽及设备本身吸收,设计一种全程高温加热型采样探杆,此采样探杆使得抽取的烟气温度维持在露点之上,还加设有前置过滤器,有效的解决在线分析系统的堵塞、腐蚀问题,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护频率,并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此高温探杆可适配多厂家的采样探头使用,用于超净排放、低温高湿、氨法脱硫等在线检测的场合使用,对烟气待测组分损失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程高温加热型采样探杆,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全程高温加热型采样探杆,包括探杆内芯,所述探杆内芯外侧包裹设有外层保护套,所述外层保护套内层设有石棉保温层,所述外层保护套一端设有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探杆内芯外侧镀有特氟龙,该特氟龙外层镀有特氟龙涂层,所述探杆内芯外侧还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内部安装有加热元器件,所述探杆内芯一侧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设有温控单元和铂热电阻,所述温控单元和加热元器件为电连接,所述控制箱上设有温度调节旋钮,所述温度调节旋钮上端一侧设有状态指示灯,所述状态指示灯一侧设有故障指示灯,所述探杆内芯一端连接有前级过滤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石棉保温层和外层保护套相互挤压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探杆内芯和外层保护套为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控单元内置固态继电器,所述温控单元和铂热电阻为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控单元信号连接有中央控制器,所述温控单元电性连接状态指示灯、故障指示灯和温度调节旋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全程高温加热型采样探杆,结构设计完整紧凑,探杆内芯加设有前置过滤器,有效的解决在线分析系统的堵塞、腐蚀问题,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护频率,并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前级过滤器可根据现场工况选择是否配置,在粉尘低的工况下可以选择不配置。外层保护套和石棉保温层运用特殊工艺让二者紧密结合成一体结构,使用简单便捷,探杆内芯采用螺纹连接,便于更换内部加热元器件,螺旋槽用于固定加热元器件,增加加热元器件同探杆的接触面积,使得探杆受热均匀,探杆内芯镀特氟龙,特氟龙既可以防腐又可以减少待测气体吸附。温控单元和铂热电阻组合控制探杆加热元器件,温控单元内置固态继电器,精准控温,温控单元带故障反馈信号,此信号可以连接到中央控制器,在DCS画面上显示,操控人员可以实时监控探杆使用情况,可以根据需求旋转温控旋钮调节温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更加人性化,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承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承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9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