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水管以及排水管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0005.9 | 申请日: | 201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8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蒋雅君;肖华荣;李福海;张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扬华源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24 | 分类号: | F16L55/24;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管 以及 排水管道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水管以及排水管道系统,该排水管包括:排水管管体、伸缩性内衬管以及限定装置,所述伸缩性内衬管自所述排水管管体的出水口处部分或全部伸入所述排水管管体内,限定装置用于防止所述伸缩性内衬管脱离所述排水管管体。该排水管不仅可以解决内衬管难以从排水管中拔出的问题而且使得后续清理内衬管的操作更加方便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水管以及排水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结构中,通常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铺设排水管对二次衬砌及防水板后的渗水进行排放,以消除水压。但是在隧道运营期间,由于渗水带出的泥沙淤积或者水中钙化物结晶,通常会造成排水管低部位置的堵塞,尤其是排水管的出水口处较易出现钙化物结晶,随后向排水管深处逐步发育和堆积,减少排水管的过水能力。
目前通常采取的隧道排水管疏通方法有高压水和高压空气疏通,但此类方法费时费力,还需要专用的高压供水或供气设备,清理工作较为麻烦,而且对附着在排水管出水口附近区域的钙化物结晶的清除效果也较为有限。在石油领域,也提出了防结垢内衬管,但该内衬管是由金属或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当管内结垢时间较长时,结垢层形态会变硬,内衬管可能由于结垢层的固化作用而粘结在排水管上,导致无法将内衬管从排水管中拔出,而且后续对内衬管上结垢层的清理也较麻烦。另外需采用法兰等其他方式连接内衬管与排水管,后续安装、拆卸内衬管均需要专用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管,用以解决由于结垢层的固化作用而导致内衬管难以从排水管中拔出以及内衬管上的结垢难以清理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水管,该排水管包括:排水管管体、伸缩性内衬管以及限定装置,所述伸缩性内衬管自所述排水管管体的出水口处部分或全部伸入所述排水管管体内,限定装置用于防止所述伸缩性内衬管脱离所述排水管管体。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铺设排水管时,将排水管放置在预定位置,然后浇注混凝土,限定装置露出隧道壁面。当隧道投入运营一段时间后,当水流从出水口排出时,水中的泥沙或钙化物等则会附着在伸缩性内衬管上形成结垢,还有水中的泥沙会堆积在出水口处,需要定期对排水管管体的出水口进行清理,此时将伸缩性内衬管从排水管管体内拔出,带出排水管管体出水口处的泥沙和结垢,然后单独对伸缩性内衬管上的结构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再将伸缩性内衬管插入排水管管体内,即可实现重复使用,节约成本。同时,在将伸缩性内衬管从排水管管体内拔出的过程中,伸缩性内衬管会从施力处向另一端逐渐发生变形,伸缩性内衬管上的结垢随着伸缩性内衬管的变形而松动、碎裂,而且前面的结垢的碎裂会破坏后面的结垢的稳定性,操作人员很容易将伸缩性内衬管从排水管管体中拔出,不但有效减少无法将内衬管从排水管中拔出的情况,而且方便后续对伸缩性内衬管上的结垢的清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性内衬管包括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第一管段自所述排水管管体的出水口处伸入所述排水管管体内;第二管段设置在所述排水管管体外。所述限定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包裹在所述第二管段外并套设在所述排水管管体上;所述套管远离所述排水管管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二管段伸出所述套管的遮挡部。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伸缩性内衬管的第一管段伸入排水管管体内,第二管段设置在排水管管体外,换言之,即伸缩性内衬管部分伸入排水管管体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管段的外径大于所述排水管管体的内径。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二管段的外径大于排水管管体的内径的设置可使得第二管段固定在套管内,从而将伸缩性内衬管固定在排水管管体的出水口处,防止伸缩性内衬管向排水管管体内移动而脱离排水管管体的出水口,以便排水管管体的出水口处的结垢能够附着在伸缩性内衬管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挡部为固定连接于所述套管的端口上的圆环体,所述圆环体的轴心与所述套管的轴心重合且所述圆环体的内径小于所述伸缩管体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扬华源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扬华源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0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汇式高冗余热电池激活电路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高的射移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