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粘滞摩擦复合阻尼墙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0209.2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7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巍;张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史狄尔建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复合 阻尼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粘滞摩擦复合阻尼墙,属于建筑结构的减震领域,包括位于上部与梁连接的顶板;位于下部与梁连接的底板;位于外部包裹其余组件的外钢箱;填充在外钢箱内部提供粘滞力的液体;叠放在一起的至少两块从动摩擦板;夹持在相邻从动摩擦板之间的至少一块主动摩擦板;在相邻主动摩擦板与从动摩擦板之间配置的摩擦材料层;在所有主动摩擦板上均开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主动摩擦板长孔;沿摩擦板叠放方向连接所有摩擦板用于为粘滞摩擦复合阻尼墙提供预压力的高强螺栓;连接顶板和主动摩擦板或顶板和从动摩擦板的加劲肋。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在同等位移作用下,耗能能力大幅提升,极大地增加了耗能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墙,具体涉及一种粘滞摩擦复合阻尼墙,属于建筑结构的减震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中置入摩擦型阻尼器或粘滞阻尼墙,是降低建筑物在地震、台风或其它破坏性灾害中人员或财产损失的一个重要的方法。目前的阻尼器更多地是考虑如何消耗更多的地震所输入的能量,对于阻尼器的成本和效率较少考虑。然而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需要在有限的资源内达到更大的阻尼力。因此,采用传统的摩擦型阻尼器或粘滞阻尼墙等阻尼器,已渐渐不再适用,数量的堆积需要转变为更有效率的模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粘滞摩擦复合阻尼墙,在现有阻尼体系下,结合粘滞阻尼和摩擦阻尼两种方法,使得框架在单一位移下同时达到粘滞耗能和摩擦耗能的双重效果,在小体积下,极大得增加了耗能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粘滞摩擦复合阻尼墙,包括位于阻尼墙上部与梁连接的顶板,位于阻尼墙下部与梁连接的底板,与底板连接的外钢箱,填充在外钢箱内部的提供粘滞力的液体,叠放在外钢箱内部的至少两块从动摩擦板,和夹持在相邻两块从动摩擦板之间的至少一块主动摩擦板;在相邻主动摩擦板与从动摩擦板之间配置摩擦材料层,在所有主动摩擦板和摩擦材料层上均开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主动摩擦板长孔;沿摩擦板叠放方向,高强螺栓穿过从动摩擦板上的螺栓孔和主动摩擦板长孔将从动摩擦板和主动摩擦板连接在一起;所述顶板和主动摩擦板或顶板和从动摩擦板通过加劲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强螺栓为外多角螺帽高强螺栓或内多角螺帽高强螺栓;单排或多排布置在摩擦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摩擦板和从动摩擦板的组合方式分为偶数个从动摩擦板夹持主动摩擦板或者偶数个主动摩擦板夹持从动摩擦板。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摩擦板和从动摩擦板的相对位置为主动摩擦板在上从动摩擦板在下或者主动摩擦板在下从动摩擦板在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摩擦板和提供粘滞力的液体接触的相对高度和相对长度随需要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材料层是附着在主动摩擦板或从动摩擦板上的一块板件;或者是一种喷涂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粘滞摩擦复合阻尼墙在外力的作用下,结构框架带动顶板和底板发生沿长度方向的错动,进而带动主动摩擦板与从动摩擦板产生相对移动,产生摩擦,主动摩擦板剪切提供粘滞力的液体,借此二者耗散地震能量,保护建筑物在地震下的安全。依靠两种不同的耗能方式的组合,在空间条件下达到更大的耗能水平。本粘滞摩擦复合阻尼墙可以通过单一的位移运动,在摩擦和粘滞两个体系耗能达到叠加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粘滞摩擦复合阻尼墙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粘滞摩擦复合阻尼墙实施例1俯视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粘滞摩擦复合阻尼墙的主动摩擦板长孔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粘滞摩擦复合阻尼墙实施例1侧视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史狄尔建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史狄尔建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02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