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有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的耐高温胶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0217.7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6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程治业;程太平;曹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市铁马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0 | 分类号: | F16L11/10;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任娜娜 |
地址: | 462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三元乙丙橡胶 材料 耐高温 胶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有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的耐高温胶管,包括内层三元乙丙橡胶、中间层、外层三元乙丙橡胶和胶管保护套,所述内层三元乙丙橡胶设置于胶管的最内层,所述中间层包含石棉层、硅胶布层和铅丝网层,所述石棉层通过高温胶水粘接在内层三元乙丙橡胶的外表面,所述硅胶布层通过高温胶水粘接在石棉层的外表面,铅丝网层通过高温胶水粘接在硅胶布层的外表面,且温感变色布层的外表面上均匀的设有耐磨橡胶圈,胶管的内外层均采用过氧化物交链的三元乙丙橡胶材料可以提高胶管的耐热性,通过硅胶布层和石棉层可以防止胶管热胀冷缩所产生破裂和变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高温胶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有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的耐高温胶管。
背景技术
胶管是用以输送气体、液体和小型颗粒物体的常用管道,在煤炭、石油、农田水利等工业和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由于输送的物料要求胶管需要耐高温的要求,所以出现了耐高温胶管,耐高温胶管可以满足人们对输送高温物料的要求,但是现有的耐高温胶管存在耐磨性差、耐热温度不够高、由于热胀冷缩使胶管产生变形或者破裂,使用寿命缩短等一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含有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的耐高温胶管,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有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的耐高温胶管,包括内层三元乙丙橡胶、中间层、外层三元乙丙橡胶和胶管保护套;
三元乙丙橡胶内层:所述内层三元乙丙橡胶设置于胶管的最内层;
中间层:所述中间层通过高温胶水粘接在内层三元乙丙橡胶的外表面;
外层三元乙丙橡胶:所述外层三元乙丙橡胶通过高温胶水粘接在中间层的外表面;
胶管保护套:所述胶管保护套包含:硅胶隔热层、珍珠棉层和防潮层,所述硅胶隔热层通过高温胶水粘接在珍珠棉层的外表面,所述硅胶隔热层通过高温胶水粘接在珍珠棉层的外表面,硅胶隔热层可以防止胶管在高温环境情况下影响胶管的正常输送物料,珍珠棉层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震效果,防潮层可以防止胶管内部潮湿;
其中:防潮层通过高温胶水粘接在外层三元乙丙橡胶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层包含石棉层、硅胶布层和铅丝网层,所述石棉层通过高温胶水粘接在内层三元乙丙橡胶的外表面,所述硅胶布层通过高温胶水粘接在石棉层的外表面,所述铅丝网层通过高温胶水粘接在硅胶布层的外表面,石棉层可以对内层三元乙丙橡胶进行隔热,减小内层三元乙丙橡胶温度过高所带来的影响,硅胶布层耐高温且均有很好的柔性,可以防止内层三元乙丙橡胶内由于热胀冷缩所带来的影响,铅丝网层起到紧固作用,可以确保胶管内部不变形。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感变色布层和耐磨橡胶圈,所述温感变色布层通过高温胶水粘接在硅胶隔热层的外表面,且温感变色布层的外表面上均匀的设有耐磨橡胶圈,耐磨橡胶圈可以增强胶管的耐磨性,胶管温度的高低可以使温感变色层发生颜色变化,通过布料的变化可以判断胶管温度的高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胶管的内层和外层均采用三元乙丙橡胶,不仅可以提高胶管的耐热温度,还可以提高胶管的耐老化和耐臭氧的性能,提高胶管的使用寿命。
2、石棉层可以对内层三元乙丙橡胶进行隔热,减小内层三元乙丙橡胶温度过高所带来的影响,硅胶布层耐高温且均有很好的柔性,可以防止内层三元乙丙橡胶内由于热胀冷缩所带来的影响,铅丝网层起到紧固作用,可以确保胶管内部不变形,提高胶管的使用寿命。
3、耐磨橡胶圈可以增强胶管的耐磨性,胶管温度的高低可以使温感变色层发生颜色变化,通过布料的变化可以判断胶管温度的高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市铁马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漯河市铁马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02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