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2757.9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5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政;邵鹏;卜廷春;陈川;熊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H02K9/19;H02K5/16;F16H5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系统 润滑 冷却 结构 | ||
一种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包括: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中的差速器壳体的第一从动齿、中间轴、第二从动齿、中间轴轴承、一体式轴轴承、电机定子总成、电机转子总成、一体式轴和导油槽,其中:减速箱和电机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内,第一从动齿与中间轴齿轮相啮合,设置于中间轴上的第二从动齿与设置于一体式轴上的主动齿相啮合,中间轴轴承和一体式轴轴承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中间轴及一体式轴的端部,电机定子总成和电机转子总成形成电机总成并设置于一体式轴上且与外界密封,一体式轴贯穿一体式后壳体,导油槽与一体式轴相接触。本装置减少了零件的数量,缩小了占据空间,降低了总成本;通过对电机定转子进行冷却,提高了电驱系统的性能,更适应于电机的高速工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动力总成冷却润滑系统的设计中,一般将减速箱的润滑与电机的冷却分开设计,冷却系统一般设计为围绕电机定子外围的螺旋上升的管道,仅对电机的定子进行冷却。单独设计减速箱的润滑系统和电机的冷却系统需要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成本,且仅对电机定子冷却对电机性能有一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电驱动系统的润滑冷却结构,能够对减速箱润滑的同时,对电机的定、转子进行冷却,节省了空间和成本,提高了电驱动系统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中的差速器壳体的第一从动齿、中间轴、第二从动齿、中间轴轴承、一体式轴轴承、电机定子总成、电机转子总成、一体式轴和导油槽,其中:减速箱和电机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内,第一从动齿与中间轴齿轮相啮合,设置于中间轴上的第二从动齿与设置于一体式轴上的主动齿相啮合,中间轴轴承和一体式轴轴承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中间轴及一体式轴的端部,电机定子总成和电机转子总成形成电机总成并设置于一体式轴上且与外界密封,一体式轴贯穿一体式后壳体,导油槽与一体式轴相接触。
所述的一体式轴为空心轴且设有多个用于润滑冷却液流通的导油孔。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体式减速箱润滑和电机冷却结构,减少了零件的数量,缩小了占据空间,降低了总成本;通过对电机定转子进行冷却,提高了电驱系统的性能,更适应于电机的高速工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导油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中间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主动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第一从动齿1、一体式后壳体2、中间轴轴承3、中间轴4、第二从动齿5、一体式轴轴承6、电机定子总成7、电机转子总成8、一体式轴9、导油槽10、导油孔11、差速器壳体12、主动齿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置于一体式后壳体2中的差速器壳体12上的第一从动齿1、中间轴4、第二从动齿5、中间轴轴承3、一体式轴轴承6、电机定子总成7、电机转子总成8、一体式轴9和导油槽10,其中:减速箱和电机设置于一体式后壳体2内,第一从动齿1与中间轴4相啮合,设置于中间轴4上的第二从动齿5与设置于一体式轴9上的主动齿13相啮合,中间轴轴承3和一体式轴轴承6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中间轴4及一体式轴9的端部,电机定子总成7和电机转子总成8形成电机总成并设置于一体式轴9上且与外界密封,一体式轴9贯穿一体式后壳体2,导油槽10与一体式轴9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2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反应室的电线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上下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