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工程用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2849.7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3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银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交铜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A62C2/08;A62C3/02;A62C3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赵荣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工程 通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通风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工程用通风装置,包括隧道墙体、通风管、输水管、喷洒排和排气口;通风管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机,通风管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组风腔,风腔的右端开设有蝶阀,风腔的左端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机,第二风机的左端向上连通有一组烟雾管道,风腔的中部向下连通有呈L型结构的排气管,排气管的底端位于隧道墙体的内顶部并且向左连通有排气口;输水管的右端上部设置有水箱,水箱的一侧通过下水管连通到输水管上,位于风腔的中部竖直的穿过有喷洒管,喷洒管的顶端连通到输水管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风与灭火装置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保持隧道内通风的同时,也使得具有良好的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通风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工程用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常见的通风方式主要有自然通风和纵向式通风,其中自然通风是指通过隧道内经过的汽车的活塞作用与自然风的作用,将有害气体和烟尘从隧道内排除。采用自然通风模式受限于隧道内车流量的大小,并且自然风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会大大影响隧道内的气流交换,而且在对隧道内部通风的同时,也应该提高隧道内的一些安全保障措施,比如说设置灭火装置。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4002888 U,公告日:2014.12.10)提供一种新型隧道通风装置。隧道通风装置包括隧道和设置在隧道顶部的通风机,在隧道进口端和出口端的侧面分别设有通风竖井,所述通风机有多组,多组通风机纵向分布在隧道顶部,在隧道顶部的两组通风机之间开设有通风口,在通风口处设有通向外界的通风管,并在通风口处设有鼓风机。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竖井、通风机和鼓风机对隧道内部进行通风。但是一般来说隧道内经常发生车辆事故,而引起的火灾,由于隧道远离城市,消防人员无法及时的到达处理,因此就需要在隧道的内部设置相应的灭火装置,但是在对隧道内进行灭火的同时,也应时刻保持隧道内部的通风,防止空气不流动,影响隧道内部车辆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工程用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工程用通风装置,包括隧道墙体、通风管、输水管、喷洒排和排气口;隧道墙体和通风管上下并列埋设在隧道墙体的内部并且二者横向穿过整个隧道墙体,位移通风管和输水管两端之间通过支柱进行支撑,通风管的右端部向上连通有进风口,通风管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机,通过启动第一风机可加快外界的空气进入到通风管中。通风管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组风腔,风腔的高度小于通风管的内部直径,为了不会阻挡空气向后流动。风腔的右端开设有蝶阀,风腔的左端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机,第二风机的左端向上连通有一组烟雾管道,烟雾管道的末端伸出到隧道墙体的外侧,风腔的中部向下连通有呈L型结构的排气管,排气管的底端位于隧道墙体的内顶部并且向左连通有排气口,通过蝶阀可将通风管内部的风输入到风腔中,然后再流入到排气管中,进而通过排气口向隧道墙体的内部输送,从而起到通风的效果。当位于排气口下方的隧道墙体的内部发生火灾时,通过关闭位于排气口上方的蝶阀,使得通风管内部的空气无法进入到风腔中,然后启动风腔左侧的第二风机进行吸气,然后通过排气口将其下方的火灾产生的烟雾吸入到风腔中,然后再通过烟雾管道输出到隧道墙体的外侧。通过设置第二风机、烟雾管道在排气口不影响其他位置的通风的情况下,将发生火灾的位置进行除烟雾处理。
输水管的右端上部设置有水箱,水箱的一侧通过下水管连通到输水管上,位于风腔的中部竖直的穿过有喷洒管,喷洒管的中部设置有电磁阀,喷洒管的顶端连通到输水管上,喷洒管的底端穿过喷洒排伸出到隧道墙体的内顶部,并且连通有一组呈圆形结构的喷洒排,当喷洒排下方的位置发生火灾时,通过打开喷洒管上的电磁阀将输水管内部的水输入到喷洒排中,然后对其下方的火进行浇灭。通过设置第二风机吸收烟雾和喷洒排喷水浇洒,从而可保证将火灾安全的进行处理,并且不影响隧道墙体内部的通风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进风口的顶部设置为向上顶起的弧形网状结构,在吸风的同时也可防止外界的杂质进入到通风管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交铜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交铜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28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辅助物品在传送带上转弯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活性炭粉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