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湖污泥堆放生态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5289.0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5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周静海;周启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诚润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冯雪 |
地址: | 050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堆放 生态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湖污泥堆放生态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水泵和第一电机,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四个支撑腿与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箱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两个第一固定杆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一电机机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卡接在箱体的左右两侧面。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过滤网、磁性过滤网和紫外线杀菌灯,解决了工作人员对河湖旁污泥进行处理时,通过掩埋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工作人员手动去拾取垃圾,工作效率过低,而且会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河湖污泥堆放生态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河湖污泥堆放生态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河湖旁一般会堆放有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内,含有大量的垃圾和金属杂质,而且含有很多细菌,工作人员在对河湖旁污泥处理的方式一般只是通过掩埋或工作人员直接将污泥中含有的垃圾捡出,通过掩埋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工作人员手动捡去污泥中的垃圾,效率非常的低,并且工作环境非常的差,甚至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湖污泥堆放生态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湖污泥堆放生态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水泵和第一电机,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四个支撑腿与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箱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两个第一固定杆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一电机机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卡接在箱体的左右两侧面,转轴的表面均布设置有多个搅拌板,搅拌板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多个紫外线杀菌灯,转轴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左侧面通过销轴与连接杆的右侧面活动连接,连接杆铰接在铰接座内;所述连接杆位于通孔内,通孔开设在箱体的上表面,铰接座的下表面与位于左侧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位于左侧支撑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内壁分别设置有过滤网和磁性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磁性过滤网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空腔的内壁设置有阻泥网,空腔内壁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水泵相连通,水泵上设置有主管道,主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卡接在箱体的上表面,第二连接管的上表面通过两个第二固定杆与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的下表面均布设置有多个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壳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右侧的支撑板,位于右侧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的表面套接有滑套,滑套卡接在箱体的上表面,滑杆的顶端与限位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抽泥管,抽泥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箱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箱体的右侧面设置有出泥管,出泥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的正面设置有可开启式门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过滤网、磁性过滤网和紫外线杀菌灯,使连接壳能够带动过滤网和磁性过滤网不停的上下移动,使过滤网能够对污泥中的垃圾进行过滤,使磁性过滤网能够对污泥中的金属杂质进行吸附,搅拌板能够对污泥进行翻胶,使紫外线杀菌灯能够对污泥进行均匀的杀菌,从而解决了工作人员对河湖旁污泥进行处理时,通过掩埋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工作人员手动去拾取垃圾,工作效率过低,而且会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河湖污泥堆放生态处理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诚润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诚润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5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能汽车后座椅中央铰链
- 下一篇:自动化穿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