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牙周探诊深度训练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5307.5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4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吴甘茶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广东品安律师事务所 44420 | 代理人: | 刘井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周探诊 深度 训练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牙周探诊深度训练模型,该技术方案摒弃了常规模型的一体式结构,将人工牙槽骨、人工牙龈、人工牙设计为分体配合的模式,其中在人工牙和人工牙龈的接合处设有嵌合的卡接部,可以模拟牙周袋底,从而准确探诊牙周深度,同时按嵌合的位置及模型底座牙槽骨的高度要求可以模拟牙周轻重程度的模型。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在探诊的过程中容易探及牙槽骨。又因为有比较明确的牙周深度及附着丧失和生物学宽度,对于学生在学习牙周探诊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模拟牙周炎的临床体征。本实用新型可以模拟临床牙周袋袋底,承受探诊压力,不会直接探诊到牙槽骨,造成探诊失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科教学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周探诊深度训练模型。
背景技术
牙周探诊是牙周病诊断中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了解有无牙周袋或附着丧失及龈下结石,并探测其深度和附着水平。而作为口腔医学生及实习生,掌握正确的探诊方法,及正确读取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需要有大量且有效的练习。
目前常用的探诊方法,一为学生相互探诊,二为仿头模上牙列模型上的练习。在学生相互探诊学习过程中,可以真实的反应探诊的真实情况,但口腔医学生及实习生的牙龈情况更多的都是健康的牙龈,极少有出现深牙周袋的牙周病例,而且床学生相互的练习过程中需要无菌操作,且有可能因探诊的力度控制而出现疼痛。
在仿头模上的牙列模型又因模型底座上的牙槽骨与牙龈没有卡顿直接延续,出现学生探诊时直接探至牙槽嵴顶,而出现的探诊深度不正确。同时仿头模上的牙列模型又因为没有明确标记牙周深度,附着丧失及生物学宽度,容易误导学生对牙槽骨,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认识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牙周探诊深度训练模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牙科训练模型无法模拟牙周袋底,因而难以使学生准确探诊牙周深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常规牙科训练模型难以模拟牙周炎的临床体征。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牙周探诊深度训练模型,包括人工牙槽骨,人工牙龈,牙槽骨嵴顶,槽体,人工牙,釉牙骨质界,上下颌模型底座,凹槽,其中,在上下颌模型底座上具有若干凹槽,人工牙槽骨连接在凹槽中,在人工牙槽骨上连接有人工牙龈,所述人工牙槽骨的上端为牙槽骨嵴顶,在人工牙龈的内壁上、位于牙槽骨嵴顶上方的位置具有槽体,在人工牙龈的内壁上以及人工牙的外壁上具有若干相互配合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位于槽体上方,人工牙的下端为釉牙骨质界,人工牙位于所述槽体中或卡接于所述卡接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牙槽骨嵴顶到所述槽体之间的距离为2mm。
作为优选,人工牙位于所述槽体中,釉牙骨质界到牙槽骨嵴顶的距离为2mm。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卡接部位于不同高度,人工牙通过其中一个卡接部与人工牙龈相连接,釉牙骨质界到牙槽骨嵴顶的距离为3~4mm。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卡接部位于不同高度,人工牙通过其中一个卡接部与人工牙龈相连接,釉牙骨质界到牙槽骨嵴顶的距离为5~6mm。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卡接部位于不同高度,人工牙通过其中一个卡接部与人工牙龈相连接,釉牙骨质界到牙槽骨嵴顶的距离为6~8mm。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部包括环状凸出体和环状V型槽,所述环状凸出体连接在人工牙龈的内壁上,所述环状V型槽位于人工牙的外壁上,所述环状凸出体与环状V型槽相配合。
作为优选,在所述环状V型槽的冠部涂布有人造牙结石。
作为优选,所述人工牙龈的材质为硅橡胶。
作为优选,所述若干凹槽按人体牙齿的分布状态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未经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53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光效防眩光LED面板灯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端子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