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5920.7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1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钰鸣;曹伟;金克;何青;郑隽一;张育铭;李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李珍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自动 充电 连接器 | ||
1.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端(2),所述第一连接端(2)配置在充电汽车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外接面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周向环状间隔设置的受电接点(4);其中,受电接点(4)在单环上设置为离散排布,相邻两个环上的受电接点(4)沿周向错开角度α;
第二连接端(1),所述第二连接端(1)配置在驱动支架上,所述驱动支架驱动所述第二连接端(1)与所述第一连接端(2)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1)的外接面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连接端(1)的周向间隔开设置的充电接点(3);当所述第一连接端(2)与所述第二连接端(1)电连接时,多个所述充电接点(3)中的至少部分充电接点(3)与多个所述受电接点(4)中的至少部分受电接点(4)止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受电接点(4)组成若干个同轴布置的受电接点组,每个所述受电接点组包括若干个沿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周向等间隔布置的受电接点(4);
多个所述充电接点(3)组成若干个同轴布置的充电接点组,每个所述充电接点组包括若干个沿所述第二连接端(1)的周向等间隔布置的充电接点(3);
多个所述受电接点组与多个所述充电接点组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点(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受电接点(4)的截面形状沿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周向延伸,且相同所述受电接点组中相邻所述受电接点(4)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受电接点(4)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受电接点(4)的相对侧设有倒角(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接点(4)的截面形状中,邻近两端部分的宽度在从中间到端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外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端(1)的外接面均设有导气孔(5),所述导气孔(5)邻近所述自动充电连接器的中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源组件,所述气源组件包括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端(2)上的第一气泵和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端(1)上的第二气泵,所述第一气泵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端(2)上的导气孔(5),所述第二气泵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端(1)上的导气孔(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2)限定有向下敞开的配合槽(6),所述受电接点(4)均设在所述配合槽(6)的顶部上,所述第一连接端(2)与所述第二连接端(1)相配合时,所述第二连接端(1)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配合槽(6)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1)的上部的外直径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连接端(2)的下部的内直径在从下到上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点(3)和所述受电接点(4)中至少一个为防水型弹性触点电极,所述第一连接端(2)和所述第二连接端(1)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震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防水型弹性触点电极震动研磨进行自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59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晕车贴
- 下一篇:一种洗发水用便于调节使用量的挤压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