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流场叠加干热岩能量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6805.1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2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严维德;黄勇;朱进守;李成英;周慰;吴正寿;马月花;方郭志;杨生豪;辛连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 |
主分类号: | F24T10/40 | 分类号: | F24T10/40;F28D15/02 |
代理公司: |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3102 | 代理人: | 沈耀忠 |
地址: | 810008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流 叠加 干热岩 能量 装置 | ||
1.一种热流场叠加干热岩能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干热岩(1)中间设置有换热孔(2),换热孔(2)周围设置有增温孔(3),换热孔(2)内设置有换热器(11),所述换热器(11)由注导热液体管(7)、蒸汽输出管(6)和导热液体组成,换热孔(2)的中间设置有一层隔离板(5),注导热液体管(7)和蒸汽输出管(6)分别穿过隔离板(5),穿过隔离板(5)底部的注导热液体管(7)和蒸汽输出管(6)壁上设置有小孔(10);隔离板(5)的上部填充有密闭填充层A(4),增温孔(3)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密闭填充层B(8),下部分为导热材料(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场叠加干热岩能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孔(2)周围设置有增温孔(3),增温孔(3)的排列呈圆形或矩形或菱形或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场叠加干热岩能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温孔(3)的数量为2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场叠加干热岩能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9)为铜或铝或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场叠加干热岩能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过隔离板(5)的注导热液体管(7)下端为封闭口;蒸汽输出管(6)下端为开口,注导热液体管(7)和蒸汽输出管(6)壁上设置的小孔(10)的孔径在0.5mm-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场叠加干热岩能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填充层A(4)和密闭填充层B(8)的材料为混凝土或石棉或粘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场叠加干热岩能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孔(2)和增温孔(3)内均设置有护壁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流场叠加干热岩能量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出管(6)与发电厂或者供热站连通,发电厂或者供热站与冷却室连通,冷却室与注导热液体管(7)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未经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68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先导阀、四通换向阀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手机屏生产用下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