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水渠青苔刮取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6955.2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1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薛黎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黎彪 |
主分类号: | E03F9/00 | 分类号: | E03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水渠 青苔 清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水渠青苔的清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水渠青苔刮取清理装置,包括提杆与清理板,清理板的顶侧两端固定连接连接板,提杆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板,提杆与清理板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通过在清理板上设有传送带与清理刷头,通过来回传送对水渠表面进行清理,在清理后又通过后置的刮片将多余的青苔进行刮除,有效地清理了水渠的表面,且通过在清理板的内侧设有滑轨,通过挤压柱在滑轨上对清理板进行挤压,使清理板受到挤压进行变形,适应多种大小的U型建筑水渠,更加有效的清理建筑水渠上的青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水渠青苔的清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水渠青苔刮取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用于输送污水的截面呈U型状水渠内通常含有众多种类的微生物,因此水渠的内壁上很容易产生青苔。然而青苔过多不仅会影响水渠内的水质,还会对水渠内的一些其他设施造成损坏。
然而现在对建筑水渠青苔进行清理大多是采用手动进行刮除,不仅耗费人力,同时清理的难度过大且清理的不够透彻。现有的水渠青苔刮取清理装置大多是对单一的U型渠进行清理,并不能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U型渠。
实用新型内容
(一)、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水渠青苔刮取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避免手动清理,能适应多种尺寸的水渠的清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水渠青苔刮取清理装置,包括提杆与清理板,所述清理板的顶侧两端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提杆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提杆与清理板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清理板包括传送带、清理刷头、刮片、挤压柱、滑轨、助力杆、固定凹槽,所述清理板的外侧镶嵌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为来回传送型,所述传送带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清理刷头,所述清理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刮片,所述清理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活动连接有挤压柱,所述挤压柱的两端固定挤压于清理板内侧的两端,所述挤压柱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助力杆,所述助力杆的镶嵌有若干个固定凹槽。
所述提杆包括固定凸槽,所述提杆的表面镶嵌有若干个固定凸槽。
优选的,刮片位于传送带的后方3cm处,且刮片垂直于清理板的高度等同于清理刷头垂直于清理板的高度。
优选的,清理板为pvc柔性可挤压的U型材质。
优选的,助力杆贯穿于连接板且与提杆垂直于连接板的部分相连接。
优选的,清理刷头均为PVC柔性材质刷头,设有若干组固定安装于传送带的表面,且每组清理刷头之间有0.5cm的间距。
(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清理板上设有传送带与清理刷头,通过来回传送对水渠表面进行清理,在清理后又通过后置的刮片将多余的青苔进行刮除,有效地清理了水渠的表面。
2)、其次,通过在清理板的内侧设有滑轨,通过挤压柱在滑轨上对清理板进行挤压,使清理板受到挤压进行变形,适应多种大小的U型建筑水渠,更加有效的清理建筑水渠上的青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图中的箭头代表的时物料的流到方向,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清理板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助力杆的侧面与提杆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黎彪,未经薛黎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6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