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逐级氧化多段流化的烟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6989.1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5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罗津晶;侯丽君;毛中建;夏友贤;贾小彬;潘志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厦门佰瑞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50;B01D53/56;B01D53/64;B01D53/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逐级 氧化 流化 烟气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逐级氧化多段流化的烟气净化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所述等离子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氧气注入口,且等离子体的正负极接线柱分别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等离子体远离氧气注入口的另一端开设有氧化剂排放口,所述氧化剂排放口远离等离子体的一端通过输送管连接有烟道,本实用新型采用逐级氧化和多段流化装置串联的方法,不但解决了氧化剂与烟气的混合问题,而且可以解决氧化剂注入后,气体前段氧化剂过量而后段氧化剂不足的问题,装置的逐级氧化部分可以随着污染物负荷的逐步降低,氧化剂的注入量也随之减少,能够避免氧化剂因与烟气混合不均匀造成的浪费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逐级氧化多段流化的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超过70%,燃煤电厂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SO2)、一氧化氮(NO)和汞(Hg)等污染物,燃煤产生的SO2和NOx等污染物进入大气,进而引发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
通常燃煤电厂锅炉烟气净化的方法包括:吸收法,如氯酸/氯酸钠氧化法或络合物吸收;吸附法,采用活性炭、活性焦等碳基材料吸附或采用金属氧化物催化吸附;高级氧化法,如电子束辐照技术和等离子放电技术等。其中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具有反应迅速、无二次污染物产生等优势,在实验室试验中发现对烟气采用等离子体氧化-活性炭吸附的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实验扩大到小试或中试后发现,烟气和臭氧的混合程度以及吸附塔内吸附剂的流化程度对混合烟气的处理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若氧化剂无法与烟气中的污染物充分混合反应,则达不到理想的氧化效果,影响后续的吸附,造成烟气中污染物去除率降低,在吸附塔内,吸附剂的流化状态不佳,会导致无法充分实现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同时系统流化状态不稳定也会导致吸附剂随烟气逃逸现象的发生,有待我们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逐级氧化多段流化的烟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今氧化剂无法与烟气中的污染物充分混合反应,达不到理想的氧化效果,影响后续的吸附,造成烟气中污染物去除率降低,吸附塔内吸附剂的流化状态不佳,导致无法充分实现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同时系统流化状态不稳定也会导致吸附剂随烟气逃逸现象发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逐级氧化多段流化的烟气净化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所述等离子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氧气注入口,且等离子体的正负极接线柱分别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等离子体远离氧气注入口的另一端开设有氧化剂排放口,所述氧化剂排放口远离等离子体的一端通过输送管连接有烟道,所述烟道的外壁上与输送管对应位置处对应开设有氧化剂注入孔,所述输送管上均安装有节流阀。
优选的,所述烟道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第三承托盘、第二承托盘和第一承托盘,所述第三承托盘、第二承托盘和第一承托盘上均开设有密集的气孔,且第三承托盘、第二承托盘和第一承托盘的下表面依次对应安装有第三风机安装管、第二风机安装管和第一风机安装管,所述第三风机安装管、第二风机安装管和第一风机安装管的内部依次对应安装有第三风机、第二风机和第一风机,所述第三风机、第二风机和第一风机均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的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开关通过电源线电性连接至供电电源。
优选的,所述氧化剂注入孔开设有至少两个。
优选的,所述第三风机安装管、第二风机安装管和第一风机安装管的底部均为封闭式结构,且第三风机安装管、第二风机安装管和第一风机安装管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风机、第二风机和第一风机由上到下的转动风力依次增强。
优选的,所述烟道的底部开口为烟气进入口,且烟道的顶部开口为烟气排放口。
优选的,所述第三承托盘、第二承托盘和第一承托盘的上表面放置有活性炭烟气吸附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厦门佰瑞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学;厦门佰瑞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6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