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流道水冷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7848.1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2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运宏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苏景林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道 水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流道水冷板,包括有上盖板、底板、高密鳍片及蒸发室,所述高密鳍片设于所述的底板上,且位于所述的上盖板和底板之间,所述的蒸发室设于所述的底板上,且与所述的高密鳍片上下相对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底板上设置蒸发室,能有效地降低底板扩散热阻,增强水冷板的散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流道水冷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流道水冷板。
背景技术
根据2008年国立台湾科技大学李坤豫硕士论文《微流道水冷散热器之热传性能分析》,对微流道散热器而言,底板扩散热阻占总热阻的最大部分,除了改变底板厚度能够降低底板扩散热阻外,增加热源面积会是更有效的做法,但在现实情况中,热源面积是不可以随便改变的,因此底板扩散热阻可以认定为无法完全消除的热传阻碍。
另外,底板扩散热阻还与其材质有关,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采用铜材做底板,虽然金和银的热能扩散性更好,但其成本高,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铜是热能扩散性是最好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流道水冷板,在底板为最佳厚度、采用铜材质和不改变热源面积的情况下,降低底板扩散热阻,增强水冷板的散热能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流道水冷板,包括有上盖板、底板、高密鳍片及蒸发室,所述高密鳍片设于所述的底板上,且位于所述的上盖板和底板之间,所述的蒸发室设于所述的底板上,且与所述的高密鳍片上下相对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蒸发室是由一环状壳体、下盖板及底板的下表面共同围设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蒸发室内为真空状态,且其内容置有传热介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热介质为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蒸发室内设有若干导流柱,所述的导流柱两端分别抵于所述的底板与下盖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柱为铜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蒸发室顶部设有复合烧结丝网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复合烧结丝网结构为铜网及铜粉复合烧结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鳍片的厚度为0.1-0.2mm,相邻所述鳍片的间距为0.1-0.2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底板上设置蒸发室,能有效地降低底板扩散热阻,增强水冷板的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流道水冷板,包括有上盖板1、底板2、高密鳍片3及蒸发室4,其中:
参考图3所示,高密鳍片3设于底板2上,且位于上盖板1和底板2之间,每块鳍片3的厚度为0.1-0.2mm,相邻两鳍片3的间距为0.1-0.2mm,该高密鳍片3能够产生极大的热交换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运宏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运宏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7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物用隔震设备
- 下一篇:一种注塑机械用搅拌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