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隔震建筑结构动力特性测试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2132.0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6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鑫;魏明宇;赖伟;吴东;勾婷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结构 动力 特性 测试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隔震建筑结构动力特性测试的试验装置,包括反力墙、液压千斤顶、快速拆卸组件、辅助拆卸组件、液压千斤顶支座和隔震支座组件;液压千斤顶水平安装在液压千斤顶支座上,液压千斤顶的底座顶设反力墙,顶头通过快速拆卸组件顶设隔震支座组件,快速拆卸组件包括第一卸载块和第二卸载块。本实用提供的试验装置,液压千斤顶和隔震建筑间的第一卸载块和第二卸载块,其连接面为相互贴合的斜面,以便于分离,在卸载时,利用翘杆和弹簧,使得第一卸载块与第二卸载块发生相对分离,第二卸载块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向下掉落,液压千斤顶与隔震建筑发生相对脱离,使得隔震建筑在初位移测试试验中能够更好地进行自由振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隔震建筑结构动力特性测试的试验装置,属于建筑力学测试试验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尤其是在高烈度地震区,采用隔震技术的建设项目占新建项目比重日益增加。然而隔震建筑的实际隔震性能是否符合规范及设计的相关要求及既定目标则不得而知。因此通过隔震建筑的原位实体测试来检验该结构的隔震性能是非常必要的。
结构的动力特性包括结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是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的决定性因素。现有结构动力特性测试方法主要有环境激励法、初位移法、稳态正弦激振法等,可根据所需目的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其中初位移测试法是对试验结构施加一定程度的初始位移,然后突然释放使隔震结构产生自由振动,进而测定其结构动力性能的一种测试方法。该方法具有适用性较强,可控灵活等特点。基于现有研究可知,初位移测试法是探究隔震建筑的实际隔震性能较为直接且有效的测试方法。
目前,初位移测试法的关键技术为位移的施加和卸除,其中卸载工作一定程度决定试验的真实性及准确性。然而在现阶段初位移测试试验中的卸载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如直接采用液压千斤顶卸载时,千斤顶顶头回位缓慢,卸载时间远长于隔震支座回位时间,这将对隔震建筑的自由振动产生一定限制或约束;采用爆破法卸载时,将产生干扰测试结果的爆炸震动,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隔震建筑结构动力特性测试的试验装置,该装置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快速地的完成隔震建筑的卸载工作,使隔震建筑在初位移测试试验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生并完成自由振动,有效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操作性。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隔震建筑结构动力特性测试的试验装置,包括反力墙、液压千斤顶、快速拆卸组件、辅助拆卸组件、隔震支座组件和液压千斤顶支座;
所述液压千斤顶水平安装在所述液压千斤顶支座上,液压千斤顶的底座顶设所述反力墙,顶头通过快速拆卸组件顶设所述隔震支座组件,所述快速拆卸组件包括连接端为相互贴合斜面的第一卸载块和第二卸载块,所述辅助拆卸组件安装在液压千斤顶的底座和顶头间。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液压千斤顶对隔震建筑施加一定程度的初始位移,完成既定初始位移的施加后,对液压千斤顶进行瞬时卸除液压,隔震建筑发生回位及振动,进而实现对隔震建筑的结构动力特性测试试验。液压千斤顶和隔震支座组件间的第一卸载块和第二卸载块,其连接面为相互贴合的斜面,能便于其分离,在液压千斤顶卸压的同时,辅助拆卸组件加速液压千斤顶的顶头回位,使第一卸载块和第二卸载块发生相对分离,第二卸载块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最终使液压千斤顶与隔震建筑脱离,完成卸载工作。
进一步的是,所述快速拆卸组件还包括翘杆和卡杆;所述翘杆以第一卸载块为支点,一端连接第二卸载块,另一端连接卡杆;所述卡杆铰接在所述液压千斤顶的外侧壁上。在加载时由于翘杆和卡杆的杠杆作用,能够防止第二卸载块在加载过程中发生向下滑落;在液压千斤顶卸压的同时,解除卡杆与翘杆的连接,向上提动翘杆,通过杠杆作用使得第二卸载块和第一卸载块相脱离,利于第二卸载块发生向下掉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2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叶轮泵
- 下一篇:一种防止淤泥堆积的沉淀池